電子報詳情頁

專家解讀/深港雙城合璧 共建超算中心

  圖:2024年11月21日,深港共建的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中心揭牌。

「破解香港科技產業化的困局,關鍵在於以『灣區思維』重構創新生態。深圳作為大灣區核心引擎,擁有完備的產業鏈、龐大的應用市場、高效的成果轉化機制,恰能與香港形成『基礎科研+產業落地』的閉環。」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員劉雪菲稱,深港協同是通過要素整合重塑產業價值鏈──香港聚焦「從0到1」的原始創新,深圳發力「從1到100」的規模化應用,共同推動技術突破與產業升級的深度融合。

劉雪菲分析,以人工智能為例,香港在算法研發、數據處理等基礎環節積累深厚,但算力不足、工業應用場景稀缺的短板,導致技術難以嵌入實體產業鏈。這種「有科研無轉化、有技術無場景」的困境,不僅限制香港科技產業的國際影響力,更可能使其在全球技術迭代浪潮中逐漸邊緣化。對此,劉雪菲建議深港聯合打造跨境創新載體,如共建超算中心、數據科技樞紐等基礎設施,為兩地科研機構與企業提供算力與數據支持。同時,研究設立「深港科技合作示範區」,探索「香港研發+深圳中試+灣區製造」的產業鏈協作模式,吸引全球高端要素集聚。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