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井水集/創新思維 推介香港

米芝蓮2025推介名單出爐,香港有66間食肆上榜,包括9間新上榜的平民食肆。其實,香港「美食天堂」聲譽早已深入人心,這一榜單未必能反映全貌,未來可以借鑒米芝蓮榜單的做法,打造香港「十八區美食地圖」等項目,糅合地區文化和特色美食等,推廣香港特色遊。

一入「芝」門,身價百倍,米芝蓮的認受性毋庸置疑。但怎麼說都好,米芝蓮偏向西式餐飲標準和口味,有時未必完全貼合中國飲食文化的多元化和獨特性。近年內地湧現出多個排名榜,例如美團的「黑珍珠餐廳指南」等,更注重中國民眾的喜好。該榜單今年初推薦了37間香港餐廳,為歷年之最。

無論哪個榜單,都將香港視作世界美食地圖的重要一環。事實上,香港食肆林立,從茶餐廳到高級餐館,從車仔麵到分子料理,各種美食應有盡有,豐儉由人。更重要的是,這裏有着獨特的飲食體系,甚至是其他地區「失傳」的美食,也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從這層意義而言,香港做好美食這篇文章,對推廣香港具有重要作用。

尤其值得思考的是,結合香港十八區的地方文化特色,以及獨特的美食,打造獨一無二的旅遊體驗。例如南區不僅有漁港風情,還有「艇仔粥」;元朗不僅有圍村建築,還有「盆菜」;旺角不僅有女人街攤檔,還有「雞蛋仔」,等等。

因此,可以考慮與相關機構合作,製作「十八區美食地圖」,或者打造一套香港自己的年度美食榜,甚至可以與內地城市合推「大灣區美食推介榜單」。香港有許多美食家,他們的眼光品味值得信賴,結合公眾投票,可以提升評價系統的普及性及公正性。利用大數據和AI分析,可以及時、客觀地反映餐廳的質素,彌補個別機構由少數神秘客暗訪評審的局限性。

香港無處不旅遊,還有很多潛力可以挖,關鍵是要用好獨特的人文和地理優勢,創新思維,積極作為。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