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是中國五大牧區之一、世界四大無公害超淨區之一,更有「中國藏羊之府」與「世界牦牛之都」之稱,是產出多種高級食材的高原淨土。不僅如此,憑藉青海獨特的地理條件,這裏還能養殖鮮美的青海虹鱒,種植顆粒飽滿的青海枸杞、芳香的祁連黃菇等。當這些青海食材搬上香港餐桌,利用粵菜做法烹飪成一道道高原港味,令人垂涎三尺。\大公報記者 李兆桐(文、圖)
在近日推出的「饗在青海」計劃,不僅為香港引進多款來自青海的高原食材,還嘗試使用粵菜的烹飪手段製作港味青海美食,帶來具備香港與青海兩地特色的全新美味體驗。
有機藜麥牦牛肉羹
首先端上餐桌的是一碗用料豐富的牦牛肉羹。廚師切碎牦牛肉,配以產自青海高原的有機藜麥,加上蛋白煮成肉羹。揭開蓋子時熱氣騰騰,鮮味濃郁,值此初春之際,喝上一碗十分暖胃。在製作這道肉羹時廚師還撒上些許檸檬葉絲,入口時清香與鮮香交織,湯汁雖濃郁而不膩。
蘿蔔清湯牦牛腱
說到青海肉類特產,不得不提牦牛肉。青海牦牛在無污染平原野生放牧,遊走於高達海拔3000米的崇山峻嶺,不時食用冬蟲夏草、雪蓮等天然植物,肉中富含蛋白質、脂肪含量低。牦牛腱來到廚師手中,則運用香港地道的清湯腩方法烹調,伴以醬汁調味。蘿蔔湯底清甜,青海牦牛肉筋道有嚼勁。
掛爐蜜味燒藏羊排
另一件在青海不得不提的肉類食材則是藏羊肉。青海藏羊肌肉纖維細密,比一般的羊肉更具鮮美口感,膻味較淡。廚師在烤製藏羊排時利用粵菜燒臘中叉燒的做法,先塗上叉燒醬,再以大火爐燒製。羊排出爐時如同叉燒般香甜,更能鎖住肉汁,切開時肉香四溢。羊肉入口即化,肉質鮮嫩,兼具叉燒汁的甜味與藏羊的獨特鮮香。
避風塘青海三文魚(虹鱒)扒
這道菜利用香港經典的「避風塘」烹調法,將青海三文魚煎香。在青海龍羊峽養殖的虹鱒油脂較少,以其烹飪的菜品甘香味明顯,未見其魚,已聞其味。虹鱒魚刺不多,鱗小肉厚,在製作這道菜時廚師也先起骨,達到魚肉入口時豐富而鮮美的口感。在「避風塘」做法下的虹鱒,魚皮外脆裏嫩,厚實的魚肉入口後還有淡淡回甘。
祁連黃菇牦牛肉酥餅
祁連黃菇是「青海十寶」之一,在古時候又稱「皇菇」,是朝廷貢品。這道菜挑選牦牛腿肉與祁連黃菇,混合牦牛肉醬、葱花為肉餡,加上酥皮包裹煎焗而成。肉質豐腴的牦牛腿肉搭配鮮味獨特的祁連黃菇,兼具餅皮的酥脆、牦牛肉的鮮嫩,與祁連黃菇的芳香。
香菇牦牛肉拌麵
在青海民和縣喇家遺址,發現一件倒扣的齊家文化籃紋紅陶碗,而碗內殘留用小米粉壓製而成的麵條食物。這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麵條實物考古資料,距今至少有4000年的歷史。秉持出土「第一碗麵」的悠久歷史,青海拉麵在用料及製作上嚴謹細膩,麵條筋道,粗細適中。在這碗拌麵中還混合素有「植物女王」之稱的青海香菇及牦牛肉醬,具有濃郁的風味,口感層次豐富。
高原枸杞桂圓糕
青海枸杞種植地集中在高海拔、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的柴達木盆地,故又名「柴杞」,其顆粒比一般的枸杞更大,枸杞肉肥厚而飽滿。青海枸杞色澤艷麗,口味甘甜。這道菜在以雪棗、桂圓及黃糖熬水做成的凍糕上添加青海枸杞,如同琥珀上的一顆顆紅寶石。入口時清香軟糯,甜而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