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食 色/難懂利口酒\判 答

酒的宇宙本就包羅萬象,可在這「花花世界」裏,還有一個格外讓人捉摸不透的角色。如果說葡萄酒優雅,啤酒豪爽,那利口酒簡直堪比一座巨大的「迷宮」,再專業的品酒人士到了這都會暈頭轉向,所以一邊得名「液體寶石」,一邊是業內公認的「刺頭」。

利口酒這個詞是由法文Liqueur音譯過來,它顏色艷麗、香氣濃郁,樣式多到數不清,風味和度數也差別極大,成為「世上最難懂的酒」之一,當之無愧。可以這樣講,無論你去到酒吧、餐廳,還是甜品店,大概率都會跟利口酒產生交集而不自知。調酒要用到它,純飲可請出它,甚至在烹飪料理中,也缺不了它。從我們熟悉的百利甜、君度,到「雞尾酒之魂」金巴利,統統要歸於「利口酒」麾下。

總的來說,它是通過對烈酒或酒精進行增甜、增味後得出的酒精飲品。製作過程多樣,手段也比較複雜,包括蒸餾、浸漬、滲透過濾等方法,也會加入很多種原料,比如草藥、牛奶、水果或葡萄酒。你既可以喝到草莓、梨子味的利口酒,也能遇到神奇的鮮花、草藥味,而這些全都是「正規軍」,只不過風格各異而已。有人將它大致分成奶油、水果、堅果、可可和植物五大類。之所以利口酒的分類工程太龐大,除了味道多樣,也因為不同國家和地區對它的定義有差別,比如歐盟規定的最低百分之十五酒精度,在加拿大的百分之二十三面前,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再加上甜味劑的使用量不同,單從酒本身說,地域風土特徵還極不明顯,所以想總結出規律,只剩下兩點:一都屬於甜酒,二是酒精度偏高。甜是利口酒的底色,在不同香氣的籠罩下,很容易創造出不一樣的氛圍感。市井喧囂、都市璀璨,大千世界中,利口酒不語,只一味地將你推向「微醺」。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