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創新思維/建港口社區系統 重塑國際物流樞紐\高學亨

中美博弈加劇,中國香港物流業面臨轉型壓力。當前,中美關稅戰持續升級,全球貿易格局加速重構。華泰證券研究顯示,貿易保護主義已催生逾1800項新貿易壁壘。區域化貿易協定如RCEP快速推進,國際供應鏈正經歷「近岸化」、「友岸化」深刻調整。在此背景下,香港作為全球領先的國際航運中心,全球排名第四,其貿易與物流業面臨空前挑戰。統計處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香港物流業增長率僅1.2%,較2019年下降逾4個百分點,核心產業動能不足已直接衝擊本地經濟韌性。

數字化落差:本港競爭力危機浮現

新加坡的轉型經驗尤為值得借鑒。自2018年推出「網絡貿易平台」(Networked Trade Platform)以來,通過整合海關、稅務、港口等15個政府部門數據,實現貿易文件處理效率提升70%,通關時間縮短至10分鐘。其「國家貿易信息管理平台」更與港口網絡深度聯動,形成「單一窗口」智能生態,吸引全球70%頂級物流企業設立區域總部。反觀香港,貨運數據仍分散於12個政府部門及數百家私營機構,文件人工處理率高達65%,數字化水平落後競爭對手至少五年。

PCS系統:破局關鍵與戰略價值

業界呼籲多年的「港口社區系統」(Port Community System,PCS)正是破題之匙。該系統以智慧化和數字化為核心,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庫及區塊鏈技術,聯通海、陸、空運輸資訊提供貨物交付過程中的信息連通。若本港加速建設自主PCS平台,不僅能打通本地數據孤島,更可與內地「跨境人民幣貿易融資平台」對接,構建覆蓋粵港澳大灣區的數字貿易走廊並連接全球。PCS不僅是技術升級,長遠而言更是貿易生態重構,透過模組化設計,連接包括貿易金融、保險等貿易相關增值服務實現電子化,惠及所有相關持份者。

經濟效益:萬億級市場與就業引擎

參考荷蘭經驗,系統數字化可減少3000萬次電話通訊,一億封電子郵件和3000萬公里貨車行駛里數。每年為企業增值3.45億歐元。對香港而言,在PCS全面落地後,預計不但帶來經濟效益,提升港口競爭力,更能帶動金融、保險等關聯產業發展。此系統將成為吸引亞太企業設立區域總部的「磁石」─目前跨國公司因香港數字基建滯後,傾向選擇上海、深圳作為供應鏈指揮中心,PCS有望逆轉這一趨勢。

結語:把握「數字絲路」歷史機遇

全球貿易規則正進入「技術定義標準」的新階段。在中央「十四五」規劃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香港若能以PCS為抓手,三年內建成亞太區首個符合WTO《貿易便利化協定》的智慧港口系統,不僅能提升競爭力,鞏固區域中轉樞紐地位,重振貿易及物流支柱產業,更將為人民幣國際化、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提供戰略支點。正如財政司報告強調:「數字化不是選項,而是生存必需」。破局之戰,此刻正是關鍵時刻。(作者為中國香港物流發展局業界發展小組副主席、飛協博亞洲榮譽主席)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