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古聞港食/葱白冬瓜粥\蕭欣浩

到澳門交流,晚餐由學生安排,一行人坐車到航海學校街,穿巷進邨,走入客滿的火鍋店。學生想吃「青芥末手撕雞」,早經預訂,率先上桌,雞肉混芋籤,添芥末混和,微辛惹味,風格強烈。火鍋湯底,點選「卜卜蜆鍋」和「冬瓜盅粥鍋」,蜆鮮熱煮,開口即吃最宜。冬瓜粥清,添蝦滑、牛肉等料滾煮,原汁留粥,滋味豐富。輕刮瓜肉配粥,消暑清心。

《古今醫統大全》早有記載「冬瓜粥」,材料有去皮冬瓜、豆豉、葱白,只有簡述做法,三種材料「煮作羹,下五味和,常食。作粥尤佳。」冬瓜葱白,大塊細切,悉隨尊便,調味也隨心,煮湯可,煮粥更好。清代《宋稗類鈔》提到「嫩冬瓜煮鱉裙羹」,「鱉」又稱「水魚」,水魚多見燉湯、炆煮,水魚裙邊煮冬瓜湯,不知味道如何。

冬瓜食用方法多,清代《本草洞詮》「冬瓜」,談到:「冬瓜經霜始美,以其時名之也。其肉可煮為茹,可蜜為果,蓋兼蔬果之用。」成熟冬瓜,皮生蠟質如霜,如冬天之瓜,因而命名。瓜肉可煮素,可蜜煎成果品,像蔬菜水果般兩用。

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有「蜜煎冬瓜法」,做法如下:「經霜老冬瓜去青皮,近青邊肉切作片子,沸湯焯過放冷。」冬瓜去皮切片,只取瓜肉,煮過放涼備用。取石灰水加蜜糖先熬煮,再放冬瓜片,煎煮至收乾。再加蜜糖,將冬瓜片煮至微黃,入容器,待完全放涼,再收好備用。蜜煉冬瓜,未曾嘗過,現代冬瓜配甜,多用砂糖和黑糖。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