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多國打擊電詐措施

  圖:泰國海關人員和警察在曼谷中央調查局檢查電詐團夥使用的設備和SIM卡。\資料圖片

馬來西亞

•《網絡安全法2024》去年8月正式生效,旨在通過制定網絡安全管理措施、標準和具體流程,進一步加強網絡安全;

•推出了國家反詐騙平台。民眾遭遇詐騙時,只要撥打相關號碼,該平台就會啟動,通過AI等技術識別可疑交易,幫助受害人追蹤資金流向。

新加坡

•今年1月通過《防詐騙保障法》,授權警方在合理懷疑有民眾遭到詐騙、可能向騙徒匯款時,向銀行發出限制令,凍結受騙人銀行賬戶並限制交易;

•推出應用程式ScamShield,能自動屏蔽詐騙電話和短訊。

美國

•立法通過《電話消費者保護法》(TCPA)、《真實來電顯示法》等法律規範電話營銷和來電顯示;

•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調查處理電詐案件,提供詐騙舉報平台和防騙指南等。

歐盟

•通過《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保護個人信息,減少因數據洩露導致的詐騙;

•設立詐騙責任轉移制度,若銀行等機構未能完善客戶身份驗證等程序,令客戶蒙受欺詐損失,銀行需要擔責;

•歐盟反欺詐辦公室(OLAF)協調跨國反詐行動。

英國

•英國電信公司Virgin Media O2去年11月推出一款AI聊天機器人「黛西」,專門對付詐騙電話。「她」可以替用戶回覆可疑來電,通過答非所問、隨便亂聊等方式干擾騙徒,拖延時間。

大公報整理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