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時表示,是次峰會選址香港,充分證明香港作為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日益提升,也反映香港正持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他表示,在當今地緣政治與經貿關係充滿挑戰的時刻,本次峰會意義重大,為各方合作提供探討交流的平台,強調香港始終倡導自由貿易與多邊主義,為投資者、企業、研究人員等策略人才提供多元支持計劃,並歡迎所有願意與香港共謀發展的商業夥伴。
北都為香港發展注入全新動力
李家超提到,得益於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的自由貿易市場和蓬勃的經濟體系,以及「一國兩制」獨特優勢,使香港能成為連接國家和國際的重要貿易窗口,加上良好健全的法律體系,數據、資金、物流和人員的自由流通,讓香港科技產業發展取得亮眼成果。其中「深圳─香港─廣州」連續五年於全球百強科技集群排第二,充分體現大灣區發展中香港以卓越研發能力和國際化營商環境,與內地科技產業的創新實力的有機結合。至於具「一河兩岸、一區兩園」優勢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亦將在今年投入運作,首批進駐企業涵蓋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數據科學等重點產業。他相信依託北部都會區的新興經濟引擎,可為香港發展注入全新動力,為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作貢獻。
在吸引企業和人才方面,李家超表示,香港自2022年以來,已吸納超過20萬名人才抵港,而連同本月初公布的第四批重點企業在內,也引進了84間重點企業落戶,預料可為香港帶來500億港元的投資和超過2萬個就業崗位。
李家超又強調:「人工智能既是香港園區研發的核心,也同樣是香港未來的關鍵。」特區政府正積極促進香港人工智能生態發展,其中數碼港更匯聚超過330間專注研發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初創企業,其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及人工智能實驗室也已在去年底同步啟用;另斥資10億元成立的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將主導香港AI研發並推動產業應用;而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也有助釋放AI對新型工業化的巨大潛能,推動社會數字化轉型;加上人工智能可促進智慧政府建設,有望革新政策制定與公共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