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是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國家安全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石,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實施以來,香港的國家安全教育,特別是針對青少年的國安教育實踐成效顯著。
事實上,國家安全教育在香港已融入日常。位於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國家安全展覽廳自去年8月開放以來,教育局積極邀請辦學團體和學校組織學生參觀。截至本學年上學期,已有約120所中小學,超過4.3萬名同學參觀,通過展板、3D影院、互動遊戲、動畫等,加深學生對國家安全的認識,讓愛國種子在年輕一代心中生根發芽。
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實施,不僅築牢了維護國安的屏障,也為國家安全教育提供了良好土壤。在中央和特區政府、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國安教育不斷走深走實,營造出全港市民共同維護國家安全的良好氛圍。
制度化建設鞏固教育根基。「雙法聯動」為國家安全教育系統化提出剛性要求。教育局向全港中小學和幼稚園發出通告,要求學校必須於每個上課日以及回歸紀念日、國慶日等重要日子升掛國旗;發布小學人文科課程框架,內容包括認識國家安全的重要性、認識香港國安法及其對香港的重要性等,提升學生國民身份認同。去年成立的「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轄下設「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將國家安全教育與中華文化教育融合,推動形成主流價值觀。
多元活動提升社會參與。特區政府主辦「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專題展覽、紀律部隊開放日、青少年軍事夏令營等活動,讓市民通過沉浸式體驗,更加深刻認識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國家的成就從而增強國家,國民身份認同。
青少年國安教育成效顯著。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是國家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數據顯示,2024年全港學界國家安全常識挑戰賽參與人數較前一年增長超過兩成,反映出學生對於國家安全關注度提升。
國安教育沒有「完成時」
國安教育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當前,香港國安教育仍然面臨問題與挑戰。比如,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社會參與不均衡,外部干擾與意識形態滲透對青少年價值觀形成衝擊等。如何進一步鞏固國安教育成果,仍是社會各界需深入思考的課題。
青年是維護國家安全的中堅力量,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三點加強青少年國安教育:
深化兩地交流文化浸潤。香港學校與內地學校聯動,通過一對一形式,組織大灣區粵文化、潮汕文化尋訪活動,尋找文化之根,加強文化認同。採用線上形式,組織香港與內地學生以「同上一堂國安課」等形式,引導兩地學生從文化層面潤物無聲加強對國家安全的認識。
打造沉浸式教育場景。可擴建國家安全教育展廳,增設AR互動裝置,模擬網絡安全攻防、金融風險防控等場景。充分利用網絡傳播,開發「國安少年俠」IP形象,推出系列動漫短劇,寓教於樂解讀總體國家安全觀。
構建家校社協同機制。與不同部門機構合作,如公共圖書館、科學館、青少年中心等設立「國家安全角」,舉辦各式國安教育活動;與學校、社區聯合開發家長工作坊,通過親子共讀國安圖書,家長國安課堂等形式,將國安教育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營造人人維護國家安全的良好社會氛圍。
維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香港青少年必將成為國家安全基石的鑄造者,這既是「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根基,更是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的時代使命。 全國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