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被稱為「車輪子上的國家」,汽車業對美國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國總統特朗普打着「讓製造業回流」的口號濫施關稅,但25%的汽車關稅卻對美國本土汽車產業造成衝擊。美媒報道稱,美國汽車重鎮密歇根州底特律已開始感受到關稅帶來的「陣痛」,有的工廠已經停產裁員。隨着美國對中國加徵145%關稅,有消息指,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已經暫停從中國進口零部件,本土生產將被打亂。
重組 北美汽車生產「一體化」終結?
【大公報訊】據《華爾街日報》、CNN報道:經過數十年來的發展,北美汽車供應鏈已深度融合,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早已被視為一體。在汽車組裝的過程中,需要多次跨境運輸零件。目前美國製造的汽車中,大部分的零件來自於加拿大和墨西哥,佔比約25%至60%不等。特朗普政府計劃在5月3日徵收的汽車零部件關稅,再加上針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產品的關稅,尤其讓汽車相關企業叫苦不迭。
以汽車上的活塞為例,從原料金屬鋁開採到最後組裝到新車上,要在美、加、墨不同工廠之間運輸5次,涉及3次跨境運輸。有的零件要運輸達七八次。阿利安塑料公司總經理比利亞雷亞爾表示,「原本企業只需承擔材料和加工成本,而如果每個環節都被徵收關稅,累計稅率可能讓企業不堪重負。」
目前,有部分車企考慮把美國銷售的主力車型生產地,轉移至美國。但任務非常艱巨,美國人工成本高昂,搬廠投產至少數年才能完成。加拿大有14個汽車製造基地,涉及美國三大車廠有9個,搬遷一個至少5億美元。加拿大有1400家汽車零部件廠,在美國18個州擁有156家零件廠,為5萬美國人提供就業機會。有專家表示,單是將加拿大整個汽車產業遷回美國,保守估計需要花費500億美元(約3900億港幣)。墨西哥汽車經銷商協會執行主席羅薩萊斯表示,當前墨西哥製造的汽車在美國市場的銷量佔比接近20%,這是30多年來產業鏈深度融合的結果。就算將生產搬回美國,也不代表創造新的本地就業,因為汽車生產的自動化程度已不斷提高。
反噬 暫停進口中國零件 特斯拉新車量產受阻
【大公報訊】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對中國關稅戰升級,連總統特朗普的親密盟友馬斯克也受到波及。馬斯克旗下的電動車公司特斯拉(Tesla)已暫停從中國進口用於組裝其新款無人的士Cybercab和電動卡車Semi的零件,導致特斯拉生產計劃被打亂。
相對其他汽車企業而言,特斯拉的生產和供應鏈主要在美國國內,原本被視為受到汽車關稅的影響較小。此前,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徵34%對等關稅時,特斯拉分析後認為,公司仍有能力應對關稅帶來的額外成本。然而,隨着特朗普對華關稅升級至145%,特斯拉已無法消化額外成本,出貨計劃不得不暫停。
有消息稱,特斯拉目前已暫停從中國進口組裝Cybercab和Semi兩款車的零部件,持續多久暫時未知。特斯拉原計劃在今年開始將海外工廠生產的零部件運輸至美國國內工廠,目標是在10月開始試生產Cybercab,並在2026年實現量產。特斯拉還計劃在內華達州工廠生產Semi,並在2026年提高其產量。
但是,特斯拉仍使用大量來自其他國家的零件,尤其是墨西哥,也有來自中國的關鍵零件。例如,特斯拉從中國進口鋰離子電池。特斯拉也停止接受Model S和Model X的新訂單,因為中國對美國產品徵收125%的反制性關稅。馬斯克此前多次表示,自己支持自由貿易,反對關稅。
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顯示,全球交付量同比下滑了13%至33.67萬輛,創下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低。
漲價 美車企因關稅損失 8400億
【大公報訊】綜合路透社、《華爾街日報》報道: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15日表示,考慮為在美國的汽車製造商提供進口零部件關稅豁免,但業內人士認為,這只是為深陷成本壓力的車企帶來短暫「喘息」,但也增添了更多政策的不確定性,車企隨時關稅「大棒」重臨,又因長期規劃失衡陷入更深的焦灼。高額關稅成本最終會轉嫁給消費者,導致新車銷售疲軟。
美媒分析稱,美國汽車重鎮密歇根因為多輪關稅連環受到衝擊。密歇根州近20%的經濟與汽車行業相關,嚴重依賴來自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的汽車零部件和汽車。當地汽車供應商Lucerne International銷售的汽車鉸鏈、支架和其他零部件中,約有80%是在中國製造的。該公司老闆坦言:「我們不可能消化這些關稅。我沒有20%的利潤率可以讓渡。」
美國作為「車輪子上的國家」,購車是美國家庭僅次於購房的第二高支出。汽車研究中心的一項新分析發現,25%的汽車關稅將使美國汽車製造商在2025年增加約1080億美元(約8424億港幣)的成本。諮詢公司估計,關稅將使許多新車價格上漲2500美元至1.2萬美元,而豪華進口車價格將上漲高達2萬美元。分析指,美國此前一輛新車的平均售價為4.8萬美元,而價格已經讓許多消費者難以承受,關稅將進一步拖累新車銷售。
裁員 「汽車之城」底特律憂重演破產命運
【大公報訊】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隨着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反噬美國汽車行業自身,美國「鐵鏽帶」地區恐將成為關稅首個受害者。密歇根州聞名遐邇的「汽車之城」底特律更擔憂2013年該市破產命運重演。
全球第四大汽車製造商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3日率先宣布,在美國的5家工廠裁減900名員工。據悉,這些員工主要向該公司位於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工廠供應零部件。斯特蘭蒂斯同時宣布暫停了加拿大及墨西哥的兩間組裝廠生產。
密歇根州底特律斯特蘭蒂斯工廠工人坎貝爾表示,他和許多同事都擔心被裁。46歲的坎貝爾在該工廠負責操作鋼鐵汽車零部件生產,時薪約為30美元,他與2名室友合租底特律西邊的一棟平房,他和其中一名室友已開始討論怎樣才能削減開支,比如減少外出就餐次數,少買衣物和電子產品,以防突然被裁。他還表示,民眾本來就已經在抱怨汽油和雞蛋的價格,在關稅政策下,「總有一天我們就什麼都買不起了。」
經濟學家指出,預計僅鋼鋁關稅在2026年底前將使密歇根州減少600個汽車製造業崗位。在2016年和2024年大選中,特朗普大力吹噓「製造業回流美國」,得到「鐵鏽帶」藍領的大力支持,但這些工人可能成為新關稅政策的「犧牲品」。
近年來,底特律當局尋求將經濟多元化,發展新高科技領域等。但在關稅影響下,底特律汽車業如果再遭受打擊,產業轉型受阻。
美汽車業連環受關稅重擊
加墨關稅
•美國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產品徵收25%的關稅。
鋼鋁關稅
•3月12日起,美國對所有進口鋼鐵和鋁徵收25%關稅,對加拿大鋼鋁關稅則增至50%。
汽車關稅
•4月3日起,美國對所有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自5月3日起對所有進口汽車零部件徵收25%關稅。
對等關稅
•特朗普威脅向多個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其中對中國的產品徵收145%關稅已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