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知見錄/个園史思\胡一峰

江蘇自古富庶,富人的愛好是修園子。蘇州以園林著稱,揚州的好園林也不少,个園便是其一。或說竹葉三片形似「个」字,或說「竹」的半邊是「个」字,而園林主人黃至筠喜愛竹子,於是便有這個別出心裁的園名。

个園設「福祿壽財喜」五門,每門之內各有一路豪宅。更吸引人的則是後花園中四座選材各異的假山,採取分峰用石的手法,用石筍、湖石、黃石、宣石疊出春夏秋冬之「四季假山」,號稱國內孤例。人行其間,如歷四季輪迴,周而復始,似要導人領悟天地不仁、人生如寄的道理。

園內遊人如織,我在豪宅、名木、奇石以及人群間側身穿行,欣賞少有遊人駐足的對聯。「家餘風月四時樂;大羹有味是讀書」「傳家無別法,非耕即讀;裕後有良圖,惟儉與勤」「咬定幾句有用書,可忘飲食;養成數竿新生竹,直似兒孫」。看落款,不少為當代書家之作,我不知這些對聯是宅中舊物復原,還是作為景點的配飾,但與耕讀傳家、重教崇文的文化傳統十分貼合。

展廳中一張圖以表格列出了這個園子轉手的過程。參以我找到的其他史料,明代這裏是壽芝園,園主失載。个園最早有記載的主人是康熙年間大鹽商安氏,安家為權臣明珠家臣,把持鹽業,明珠倒台後,安家部分房產歸於馬氏。乾隆中期,黃至筠的父親黃凝從敗落的馬家購得住宅。但黃氏享有園子也只八十餘載,其後幾經曲折,同治年間園子歸於李氏。此後直至民國後期,園子又改姓過徐、朱、陳、王、紀。

老杜詩曰「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私家園林之變遷亦同此理。正像揚州大儒陳含光的《个園歌》所寫:「借問園主誰?昔時姓李今姓徐……故家亭館十八九,喬木雖存主人換」,每一個園林如同一部秘史,寫滿層累疊加的故事。

(散記江蘇之六)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