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國揮舞關稅大棒、世界經濟秩序受到嚴重衝擊之際,中方加快對外高水平開放。國務院近日批覆同意《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從重點服務領域開放、產能創新發展等多個維度,明確了155項試點任務,並將試點省市擴大到20個。這一舉措意義深遠,既是對美國霸道霸凌的有力回應,更是助力推動內地產業升級,增強經濟韌性與抗壓能力,為世界經濟注入確定性和穩定性,也為香港加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了重大契機。
2015年,北京市率先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2021年,試點增加天津、上海等4個省市;2024年,瀋陽、武漢等6個城市納入試點範圍。今次又新增大連、廈門、深圳等9個城市。新一輪試點聚焦於重點行業領域的開放。比如在電信領域,取消應用商品、互聯網接入等服務業務的外資持股限制;在醫療領域,支持外籍醫生開設診所,允許境外醫療專業技術人員短期執業;在金融領域,支持跨國公司以人民幣開展跨境資金集中運營業務。
事實證明,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這既體現在開放的地域及領域上,更體現在內涵和縱深上。讓世界各國更好地共享中國高質量發展的紅利,正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體現。
內地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聚焦創新,突出重點,帶有明確的問題導向,且因地制宜,有助於引入國際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競爭機制,提升中國服務業的效率和品質。金融、電信、醫療、交通等領域的開放將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經濟結構從製造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變,符合「十四五」規劃的高質量發展目標,也有利於促進消費,改善國人的生活質素和體驗。
通過放寬外資准入限制,內地展現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有助增強全球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信心。試點還支持跨國公司開展人民幣跨境資金運營,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標誌着人民幣國際化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可提升中國在全球尤其「一帶一路」的影響力,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
擴大高水平開放是中國的既定方針。當下,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國際經濟衰退風險上升,中方的舉措來得正是時候。中國鼓勵全球各國共享中國大市場,這與美國的單邊霸道形成鮮明對比。中國擴大服務業試點,以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的確定性,為不確定、不穩定的世界提供了穩定性和確定性,提升了中國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和道德感召力。
香港作為全球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發達的金融科技能夠為貿易數字化提供高效、安全的跨境支付等金融服務,也可利用試點政策支持跨國公司的人民幣跨境資金運營,進一步鞏固其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香港的醫療體系較為完善,尤其是國際認可的檢測認證流程以及藥品器械的准入機制、成熟的經驗,可以為外資在內地開設診所提供參考,降低合規成本。香港還是亞洲最大的生物科技融資聚集地,積累了豐富的臨床試驗經驗,未來可在對接國際新藥研發等方面發揮優勢。更不用說,香港在法律、會計、物流等領域都擁有豐富的人才庫,並與國際標準接軌,具備跨境業務的風險管理能力。
服務業的擴大對外開放彰顯了中國的大國擔當,為各國提供了新的選擇,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看好中國,就是看好未來;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香港以己之所長、貢獻國家之所需,可以實現自身的更大發展,增強經濟韌性,並進一步提升抵禦外來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