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綠色航運/港拓綠色燃料貿易樞紐 鞏固航運業地位

  圖:香港科技大學主辦「粵港澳大灣區清潔能源供應鏈交流會」,全國政協副主席兼香港航商總會創始會員及榮譽顧問梁振英(右四)、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右三)及香港航商總會創始會員及首任主席趙式慶(右二)等嘉賓出席並致辭。

國際海事組織早前推出首項針對航運業的排放定價機制,核心目標為到2050年實現全球航運業淨零排放。香港航商總會支持打造香港為綠色燃料交易中心,昨日於香港科技大學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清潔能源供應鏈交流會」。全國政協副主席兼香港航商總會創始會員及榮譽顧問梁振英致辭時表示,潔淨能源是未來的關鍵,香港作為連接中國與全世界的「超級聯繫人」,能成為供應鏈重要一環。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則指出,特區政府去年11月公布《綠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動綱領》,最終目標是將香港發展成為綠色港口和綠色船用燃料貿易樞紐。\大公報記者 蔣夢宇(文)、林良堅(圖)

據聯合國資訊,各國早前達成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不僅確立了強制性燃料標準,亦引入了全球範圍的碳定價機制。該協議預計將於2025年10月正式通過,並於2027年開始實施。梁振英表示,香港港口的功能作用與本港整體發展密不可分,香港港口和航運業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基本法》有四條關於航運條文,中央政府亦明確支持香港提升國際航運中心地位,這代表香港要積極轉型,走高增值路線。

梁振英指出,近年深圳前海和廣州南沙被指定為促進粵港合作的重要平台,而南沙和前海都是重要港口,擁有非常可觀的集裝箱吞吐量。香港與鄰居廣東省在解決空氣污染方面合作,這不僅關乎環境,亦關乎居民健康,以及香港經濟增長和轉型。梁振英表示,香港要發揮供應鏈的「超級聯繫人」作用,香港及廣東透過大灣區證明了城市功能互補。他引用諺語表示,「天上不會掉餡餅」,認為學界同業界需要有更多的研究與合作,香港同內地之間也需要更多常態交流。

港水域開始綠色燃料加注

陳美寶在同一場合表示,隨着綠色海上燃料日益普及,很多港口已開始發展綠色燃料加注服務,香港水域已成功完成三次商業加注作業,特區政府今年中亦將發布《綠色甲醇加注工作守則》。當局正積極聯繫香港、內地及其他地區的多家企業,包括航運公司、綠色船用燃料生產商、船舶供油商等機構,以了解相關企業對綠色船用燃料的需求,將有助香港建立一個清潔能源供應鏈平台,促進不同企業交流與合作,將業界的需求與內地綠色燃料生產商進行對接。

陳美寶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成熟的金融市場、普通法法律體系、資金自由流動和高效的交易結算系統,相信香港較其他城市更有能力成為綠色船用燃料貿易的國際平台,亦有助國家在新興市場中取得優勢。

科大推動航運業數字化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則表示,科大在數字信息創新、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方面擁有優勢,這些工具對於構建更智能及高效的航運未來至關重要。她指出,科大推動航運業綠色轉型,並與航運界合作,致力於推動該行業數字化革命。

是次交流會旨在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並與國際海事組織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83屆會議(MEPC 83)最新訂立的減碳框架保持一致。香港航商總會亦於會上倡議,支持打造香港成為綠色燃料交易、加注與認證中心,並推動全球認證標準。

交流會匯聚逾200名來自香港、內地及海外航運產業鏈的代表,包括政府官員、船東、港口企業、能源公司、科技公司、船級社及研究機構,共同探討航運業可持續發展的三大關鍵領域:替代燃料、電氣化及綠色走廊。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