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極端天氣襲港 中電派無人機偵測供電設施

  圖:現時的中電的系統控制中心,全天候監察各區輸電、配電情況。

【大公報訊】記者王亞毛報道:近年極端天氣頻繁出現,對全港供電系統造成影響。中電位於大埔的系統控制中心,24小時監察各區輸電、配電狀況。在80年代入職中電的系統控制工程師表示,科技進步,現可善用機械,如無人機,以及人工智能科技,幫助前線職員減輕工作難度。中電表示,為加強預防極端天氣,會在低窪地段加裝防水閘和水泵等,並培訓員工時刻應對電壓驟降等問題的能力。

現時中電系統控制中心共有兩間輸電控制室,每間有約10名系統控制工程師,負責留意架空天線、變電站等運作情況,若遇上突發電力情況,工程師需透過遙距操作調撥其他供電點。

中電輸電及供電業務部系統運行總監何耀基表示,80年代入職中電初期,科技不發達,很多時變電站發出警報,或颱風導致樹木倒塌,都需前線職員艱難進入現場,查看系統損壞程度,包括自己曾在新界北部水災前線時,馬路被淹沒,只能與同事靠一艘舢舨前往變電站查看情況。

低窪地段電房加設水閘

何耀基稱,現可採用無人機等先進科技手段,颱風「山竹」襲港時,樹木倒塌嚴重,道路被封鎖,工作人員很難進入事故現場,但現已可以利用無人機飛入現場,查看具體情況和損壞程度。同事亦可採用遙控的方式,將出現問題的電力線路段暫時退出系統,並設法恢復對這些路段客戶的供電。

90後的中電輸電及供電業務部高級資深工程師丘宇晴說,時刻謹記前輩教導,「不要盲目追求速度,還要考慮工作安全、供電可靠等不同方面」,在應對突發情況時,最重要是保持冷靜,仔細觀察整個事件的發展態勢。

近年極端天氣頻繁,何耀基說,應對措施包括增添大量移動發電機,小型電房增至一萬多間,在低窪地段安裝防水閘和水泵,防止水滲入,影響供電。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