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悠閒理財/黑膠唱片有價 投資前留意兩要訣

  圖:黃志成展示其收藏的多張張國榮白版碟,每張估值都超過2萬元。\大公報攝

近年全球黑膠唱片市場顯著復甦,披頭四(The Beatles)成員約翰·連儂(John Lennon)遇害前的《Double Fantasy》簽名黑膠唱片錄得高達150萬美元成交價;而上周末謝霆鋒在啟德舉行「Evolution Nic Live謝霆鋒進化演唱會」,同名紀念黑膠唱片發行價為690元,現時在二手市場已升值至近千元。

然而投資黑膠唱片並非穩賺不賠,港膠所負責人兼黑膠唱片收藏家黃志成稱,自己也「交過不少學費」。他強調,黑膠唱片價值取決於發行量的稀有度、歷史意義(如首次發行或紀念版)、保存狀態(封套完整性、唱片刮痕程度等)、出版公司及封套藝術設計等因素,建議購入前先了解音樂歷史及市場動態。\大公報記者 李樂兒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串流平台Spotify主導數位音樂市場逾10年,2022年全球黑膠唱片銷售額仍逆勢突破數十億美元,創近30年新高。回溯歷史,黑膠唱片產業曾因CD普及於1992年遭多家唱片公司停產,卻意外造就香港八九十年代舊版黑膠唱片因存世稀少而身價倍增。

陳慧嫻專輯 炒高至兩萬

黃志成指出,當時香港錄音技術位居國際前列,以陳慧嫻1992年專輯《歸來吧》為例,其黑膠唱片不僅音質卓越,封套更附有歌詞與海報。由於CD在當時已經成為主流,該專輯的黑膠唱片僅發行數百張,所以十分罕有,價格亦從最初約50元,飆升至近20000元。

不同歌手與專輯的黑膠唱片都有不同的市場價值。據黃志成觀察,近年張國榮、梅艷芳、鄧麗君、陳百強等歌手的經典黑膠唱片較受歡迎。他解釋,這幾位歌手聲音經典,亦擁有龐大的粉絲群;加上他們已經過世,很多唱片都成為「絕唱」,市場上的數量只會越來越少,所以有很大的升值空間。如張國榮《Salute》頭版黑膠唱片,價格已由發行時約30元漲至3000元。

隨着內地多次推出與香港樂壇有關的電影、綜藝等,粵語經典進一步深入內地城市,再次掀起了港樂的熱潮。黃志成指,2021年電影《梅艷芳》上映時,梅艷芳各張專輯的黑膠唱片都曾出現賣斷貨的情況。其中,梅艷芳最後一張推出的黑膠唱片《慾望野獸街》,價格由2015年的1000元,至今已升至超過2000元。

「在黑膠唱片收藏圈中,很多人是樂迷,亦是投資者。」黃志成分析,黑膠唱片作為一種復古媒介,因復古懷舊風興起,收藏群體從2017年以中年為主,現時已逐步擴至年輕世代;加上許多音樂愛好者認為黑膠唱片的音質更溫暖、更真實,而隨着越來越多高保真音響系統面世,黑膠唱片的體驗感發揮得更為極致。

專用工具清潔 垂直壓緊放置

此外,黃志成強調,在收藏家眼中,黑膠唱片是藝術品,故妥善保存是至關重要:首先,需定期使用專用清潔工具對唱片進行清潔;其次,唱片需保持乾燥、避免陽光直射,並將唱片直立和壓緊放置,以防變形;最後,播放時要確定唱機的唱臂、唱針調整無誤,以免刮損唱片。

當然,投資的風險與收益並存,黃志成坦言,黑膠唱片的國際市場競爭壓力較大,相比東京、曼谷以稀有日版與東南亞獨立廠牌見長,而香港本地黑膠唱片市場的規模較小,尋找合適的買家並不容易。為此,港膠所開拓了線上交易途徑。他續指,過千元的黑膠唱片近幾年已漲多倍,預計升值空間有限,因此建議初入門的投資者,可考慮500元左右熱門歌手的舊版經典黑膠唱片進行投資。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