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中資金融企業在香港市場蓬勃發展,與本地及國際金融機構共同構建了香港多元化的金融生態體系。作為中國唯一總部設在境外的中管金融企業,中國太平集團在深耕金融主業的同時,積極拓展民生服務領域,實現一張車險保單走遍大灣區,並通過創新的「香港保險+內地養老」模式,為香港居民提供跨境養老解決方案。
中國太平表示,未來將繼續認真履行在港中資企業責任,全力服務香港經濟社會發展,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將發揮跨境協同優勢,鞏固和拓展港澳車北上、港人北上養老等業務的先發優勢。\大公報記者 李樂兒(文) 林良堅(圖)
特區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2023年香港65歲以上人口已達157萬,佔總人口的21%,正式進入超高齡化社會。預計到2046年,老年人口比例將攀升至36%,老齡化程度將位居全球前列。面對這一嚴峻挑戰,中國太平旗下太平人壽(香港)充分發揮集團「保險+醫康養」生態圈優勢,推出「港人灣區養老太平方案」。
推進粵港澳養老一體化
太平人壽(香港)副總經理何德輝介紹,該方案重點解決香港居民在內地養老面臨的三大痛點:首先是跨境醫療問題,通過與內地醫療機構合作,提供便捷的醫療服務;其次是支付結算難題,實現保險金跨境支付;最後是養老品質保障,讓香港長者以本地普惠性養老院舍的費用水平,享受大灣區高品質的康養服務。
「我們的目標不僅是讓長者『養老』,更要讓他們『享老』。」何德輝表示,方案融合保險產品和特色康養服務,探索推進粵港澳三地養老一體化。針對大灣區養老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太平人壽將持續豐富「保險+」綜合養老服務方案,增加年金類保險產品,並積極研究信託產品等其他養老金融工具。
在跨境車險服務方面,中國太平同樣取得突破性進展。太平香港助理總經理李毅翔介紹,集團首創「一地投保三地出單」、「一地承保三地通賠」的服務模式。作為「等效先認」保險方案主要參與者,中國太平在2023年簽出「港車北上」行業跨境車險首單,累計為超過2.5萬名大灣區私家車主,提供便捷的跨境車保險服務。
一張車險保單走遍灣區
今年3月,太平香港推出升級版「太平粵順保」產品,從投保流程、理賠服務和產品創新三個維度進行全面優化。李毅翔指出,「等效先認」跨境保險的實施,得益於內地和香港監管機構的密切合作,這種模式可為大灣區其他領域的政策協同提供借鑒,推動大灣區在金融、交通等其他領域的深度融合。
展望未來,中國太平表示,將繼續履行在港中資企業責任,鞏固和拓展港澳車北上、港人北上養老等業務的領先優勢。對於可能實施的「粵車南下」政策,李毅翔坦言,希望粵港兩地政府及相關部門能夠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並建議參考「港車北上」的成功經驗,建立專用信息平台,進一步促進大灣區保險市場發展。
專家指出,中資金融企業的創新服務,不僅為香港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提供了重要支持,更推動了大灣區民生領域的深度融合。這種「金融+民生」的發展模式,既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也為香港居民開闢了更高品質的生活選擇。隨着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跨境金融創新服務將持續發揮重要作用,助力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