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訊】記者曾敏捷報道:香港中醫藥監管踏入新階段。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昨日宣布,中成藥過渡性註冊轉為正式註冊的審批工作已全部完成,過渡性註冊中成藥制度將於6月30日(下周一)結束,屆時所有在港銷售的中成藥均須持有效正式註冊,即「中成藥註冊證明書」(HKC)。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中成藥註冊制度的全面實施,為本港中醫藥規管立下重要里程碑,除確保市民可獲得優質和安全的中成藥,亦有助香港發展為中醫藥國際化橋頭堡。有立法會議員希望,政府加強宣傳香港中醫藥規管制度,吸引海內外中藥企業來港註冊。
6174宗申請獲發HKC證書
根據《中醫藥條例》,所有中成藥必須經管委會轄下中藥組註冊,方可在香港銷售、進口或管有。為兼顧行業實際情況,政府早年實施過渡性安排,允許於1999年3月1日已在港製造或銷售、並符合過渡性註冊資格的中成藥,持「確認中成藥過渡性註冊通知書」(HKP)在申請「中成藥註冊證明書」(HKC)期間繼續銷售。
過渡性註冊安排實施期間,中藥組累計受理14172宗HKP申請,核准發出HKP共9150宗,當中6174宗成功獲發HKC。其餘2976宗個案未獲HKC,原因包括申請人未能提交所需資料、自行撤回申請,或被取消HKP資格等。
管委會主席胡梁子慧昨日表示,中成藥過渡性註冊制度圓滿結束,標誌着目前在香港銷售的中成藥,均已嚴格符合三項核心註冊要求,即安全、品質及成效性,並充分滿足《中醫藥條例》對藥品包裝及說明的規範,進一步加強對市民健康的保障。中成藥註冊制度的全面實施,不僅增強各界對香港中藥監管體系的信心,更有力推動本地中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中醫藥國際化重要樞紐的戰略地位。
盧寵茂表示,香港註冊中成藥將成為本港中醫藥發展和醫療創新其中一個重要環節,香港擁有完善的中成藥規管制度,其品牌效應可以吸引更多海內外優質中成藥來港註冊,協助中藥業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加速中醫藥國際化的進程。未來政府會繼續與業界攜手,共同推動中醫藥的創新與發展。醫衞局將在今年底發布《中醫藥發展藍圖》,當中會包括更多全面提升本港中醫藥發展的策略。
本身是註冊中醫師的立法會議員陳永光表示,中成藥過渡性註冊制度圓滿結束,標誌着將來所有在香港銷售的中成藥均持有「中成藥註冊證明書」(HKC),在安全、品質、成效方面,均有更好保障,能加強消費者信心,並進一步保障市民健康。陳永光希望政府能加強宣傳推廣香港中醫藥的規管制度,吸引更多海內外中藥企業來港註冊,助力香港發展為中醫藥國際化橋頭堡,同時加強市民和遊客對HKC認識和了解,選購持有效正式註冊中成藥,避免買到假貨。
香港中醫中藥界聯合總會會長、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李應生表示,香港回歸祖國後,中醫藥發展才步入正軌,特區政府順應香港特殊環境,為合資格的中成藥實施過渡性註冊。歷經十多年官民協力,近萬種過渡性註冊中成藥已通過嚴格審批,悉數轉為正式註冊。隨香港首間中醫醫院將於年底開業,政府中藥檢測中心永久大樓亦將落成,標誌着香港中藥發展邁入全新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