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有待成熟/商業模式發展要經過三階段

  圖:這是北京中關村科幻產業創新中心,圖為「誇父」人形機器人進行太極表演。

人形機器人賽道快速發展,吸引大量資金入場。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表示,部分企業在天使投資乃至A、B、C輪融資期間便獲得資金追捧,惟產品仍處於商業化早期階段。他相信,當人形機器人能通過具效益的方式,幫助消費者減輕負擔或者滿足某種需求,即意味着商業化模式趨於成熟。

伍禮賢舉例道,消費者發現「掃地機器人」這類產品能幫助自己清理衞生,因此便催生出相應的需求,這便是成熟的商業化模式;而當企業需要購買一款機器人搬運物品,儘管需求已經出現,但其成本效益遠不及聘請人手划算,那麼這便不是一個成熟的商業模式。

伍禮賢稱,在商業模式發展成熟前,企業需要完成數個步驟,從目前所處的「產品能做些什麼」,推進至下一步「消費者需要什麼」,再到「優化產品成本效益」,有很多工作要完成。

儘管行業前景備受矚目,但伍禮賢提醒,塵埃落定前仍有失敗風險。他指出,現階段由於產業正值風口期,許多企業一旦入場便能獲得較高估值,在整體行情偏樂觀、投資情緒熾熱的情況下,現時難以判斷哪些企業能突出重圍,抑或是被市場淘汰,形容「市場尚未進入檢驗篩選的階段,故投資者難以判斷企業的前景。」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