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堅守崗位/ 資深中學教師陳Sir:國安法令我重燃教育者的使命感

2019年,香港爆發修例風波。當街頭衝突愈演愈烈,學校成了另一個戰場,課堂秩序被干擾、教學中斷,許多年輕人被推上前線,誤入歧途,前途盡毀。

陳Sir是一位資深中學教師,親歷了黑暴期間教育界的震盪。他坦言,那段時間讓他深感無力甚至心灰意冷,曾萌生帶着子女移居內地的念頭。然而,2020年6月30日香港國安法的出台,讓他看到了希望,也重新點燃了他作為教育者的使命感。

很多人根本不了解修例內容

回憶起2019年的混亂,陳Sir描述,很多人根本不了解修例的實質內容,只是受到朋輩和社交媒體虛假資訊的影響,聽到一句「反修例」口號就上街打砸。他說,有些學生為了區區超市券、八達通充值便被利誘上街,更有中學生短時間內獲得五位數的不明資金來源,讓人震驚。一些年輕人更因此被捕入獄,前途盡毀。「最心痛的是,有一個我曾教過的出色學生,原本可以有光明未來,卻因參與暴動被判刑,連剛出生的孩子都無法陪伴。」

陳Sir指出,2019年的動亂並非單一事件,而是「顏色革命」的延伸。他比對烏克蘭的橙色革命、阿拉伯之春,發現香港修例風波的手法如出一轍:先是群眾運動,再激化成暴力衝突,如此成體系的做法背後肯定有境外勢力資金和指揮支持。

「若非警方果斷搗破軍火庫,香港恐怕早已重演烏克蘭的流血悲劇。」陳Sir認為犯事學生雖應該受到法律制裁,但他們年紀尚輕,易受其他勢力蠱惑,無知地走向前線以身試法,令人惋惜。「他們的身體、心靈受傷,家庭破裂,前途盡毀,一生留下污名。所以搞黑暴的人絕對喪盡天良。」他說,這也再次凸顯出國安法的必要與及時。「國安法就是定海神針,讓那些蛇蟲鼠蟻馬上現形。」

國安教育是長期的鬥爭

2020年香港國安法頒布後,香港由亂轉治,校園氣氛也隨之轉變。陳Sir回憶教育局剛剛發布通告,要求學校舉行升旗儀式時,他甚至找不到願意加入升旗隊的學生。

「有些學生對我直言,如果穿着升旗隊的衣服出現在學校會被霸凌。但現在不同了,大家都爭着加入升旗隊,認為這是一種榮耀。」陳Sir見證學生從排斥國旗國歌,到主動參與升旗隊;從鄙視愛國教育,到自豪參與國慶活動,他感慨地說:「過去我們重知識輕品格,以為考到好大學就是成功。但看看2019年的亂象,走在前線的偏偏是一些名校生、大學生、大律師。他們知法犯法,可見真正缺的是信念和責任感。」

他認為,教育的根本在於教學生做人,知道自己是中國人,明白身份與責任,做一個堂堂正正、奉公守法的國民。他表示:「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五年,但觀念的提升遠沒有結束,國安教育是長期的鬥爭,是對抗錯誤思潮的最前線。」

黑暴過後,世界仍然動盪,香港雖暫時平靜,但暗流依舊。面對未來,陳Sir認為各界都不能鬆懈:「愛國教育不能停,要深化;國安意識要內化,不能只停留在儀式和口號。」作為一名教師,陳Sir認為:「讓學生做一個行得正、站得正的好人,比任何學位都重要,這是我接下來的教學生涯裏的最首要任務。」\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