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瓜 園/復得返自然\蓬 山

劉亮程《一個人的村莊》裏有句話:「沒有狗叫的夜晚,就像沒有鹽的菜一樣寡淡。」說得好。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這是陶淵明的名句。雞鳴、狗吠,都是很富有生活氣息的。曲曲幾聲,不是劃破,而是填充了天地之間的巨大空白,讓「曖曖」「依依」的人煙,都生動鮮活了起來。若沒有後兩句,那無聲無息的煙,甚至都有點幽靜瘮人。

而且雞鳴、狗吠天然有分工,暮鼓晨鐘般分掌不同時辰。雞鳴唯與清晨最相伴;而狗吠在黑夜裏鼓點般迴盪,才最能迸發出能量。雞鳴是打開一天之門,提醒人們走出寧靜;狗吠則是關閉一天之門,示警外人不得攪擾。

如今的城市,無需雞鳴報時,無需狗吠防盜。沒人養雞,「雞鳴桑樹顛」是絕不可能的。養的狗基本都沉默寡言,披着綢緞小衣裳,修剪着精緻的毛髮,「狗吠深巷中」偶有發生,多是兩條狗狹路相逢,拚命地想掙脫主人手中的繩鏈,相互狂叫幾聲,也不知是相互示威還是示好,反正不再是村莊裏那種警覺而自由的呼喚。

很久沒有聽見雞鳴了。那「喔喔」聲,帶着些許粗糲與野趣,在鄉間迴盪。那是「從前慢」歲月的伴奏。人醒於雞鳴,卧於日落,空氣中都帶着露水的清甜與泥土的溫柔。而鋼筋水泥裏,又怎麼能不寡淡呢?叫醒城市的,不是雞鳴,是手機震動的蜂鳴。早晨,是被電梯、車流、人潮推搡着開始的。窗外不是炊煙,是尾氣。人們匆匆離家,不是為了鋤地,而是奔赴地鐵的另一端。

住在東京,常常會聽到烏鴉嘎嘎叫,早晨,夜晚,都有。聽多了,那聲音裏,頗有種古意,雖然與雞鳴音色迥異,卻也算是自然對城市僅存的一點提醒,稍萌「復得返自然」之感。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