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夏夜嘆》裏有「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兩句,讀之,總感到一陣清涼,像是夏天的一縷風,輕輕吹過窗台,窗戶半開着,外面夜色正好,耳畔蛙聲如歌,星光月色逐漸濃厚。
我對這夏天感到諸多欣喜,原因是我出生在夏天。母親生我是在六月下旬的一個日子,朵朵荷花開得正燦。於是,對這盛夏的荷花,我也同樣鍾愛。一朵朵嫣紅的荷花,氤氳開了一整個夏天的熱鬧。
年幼住在鄉下,屋子被山水包圍。靠近農田的地方有一個小池塘,是人工挖掘專門用來灌溉農作物的。池塘水清清,四周草木葱蘢,暑熱天時,人們牽來水管將水引入農田,種的瓜果蔬菜也通常長勢不錯,綠油油的一大片。
池塘邊有一棵高大的老榆樹,枝繁葉茂,如一把綠色的巨傘,伸開雙手。於是,人們幹完活也會去老榆樹下納涼。風搖着路邊的狗尾草,老榆樹上的蟬嗡嗡響,農人摘下頭頂的草帽,半握住一角,慢慢扇風,汗水從他們古銅色的臉頰顆顆滾落下來。
在我的印象中,鄉村夏日除了化不開的悶熱,就是縈繞在耳邊的蟬鳴。從清早開始,蟬聲肆起,從屋後的山中的某棵樹上,直直地鑽入你的耳朵。它們給夏日帶來了一種不同於其他季節的特殊感受。
不過,有一種聲音是我百聽不厭的,那就是從小池塘裏傳來的蛙鳴。通常是在雨後不久,小池塘裏的青蛙就多了起來。清早或是傍晚,牠們開啟了演唱會,「呱呱——呱呱——」的聲音時高時低,很有節奏。小時候的夏天,夜晚聽着蛙聲入眠,我們睡得都很安穩。這和成年之後,在他鄉聽着嗚嗚而過的車輛的汽笛聲是明顯不同的。
苦夏時節,人們將摘來的西瓜放進一個銀白色的鐵皮水桶裏,然後綁上繩索,拎到池塘邊,緩緩將桶放下去。傍晚歸家,路過池塘,又將放着西瓜的鐵皮水桶撈上來。剛到屋,大人們就用菜刀將西瓜切開,分發給我們。我們手捧着西瓜,大口咀嚼,小口吮吸,比吃了蜂蜜還要滿足。休息片刻,大人們才會忙着張羅晚飯,炊煙從屋頂的煙囱裏邊鑽出來,帶着香噴噴的飯菜香。
夏天的腳步好像走得很慢,直到夜空擠滿了星星,池塘的蛙聲也歇息了,我們依舊賴在院壩,久久不願回屋睡覺。晚風輕拂,送來陣陣涼意,荷香月色裏,所懷念的不只夏天,還有我那一去不復返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