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穩步前行/穩定幣助港深入發展虛產市場

人工智能(AI)與大數據在全球投資管理行業的應用,正迅速擴展,香港作為區內金融科技發展的領先市場,金融機構對這些技術的採用程度尤為積極。梁家恩表示,根據CFA協會今年1月發布的研究報告,亞太區約有29%投資專業人士採用AI技術進行風險管理,顯示市場對應用技術提升效率與準確性的高度期望。

代幣化推動私募投資普及

「75%從業者主動學習AI技能,但超過50%同時加強人際信任構建等軟技能訓練。」梁家恩強調,人的參與始終非常重要,香港證監會明確規定使用生成式AI語言模型的過程中,應有人員負責處理幻覺風險和檢視有關內容的事實準確性,企業高管需對結果負責。「金融界過去常說KYC(認識你的客戶),現在我認為要再加上KYT(認識你的科技),你要知道最後那個技術給到的結果是什麼。」

今年5月,立法會通過《穩定幣條例》,為香港引入錨定法定貨幣的穩定幣發行人發牌制度。梁家恩認為,穩定幣立法只是起點,未來虛擬資產市場只會越做越深。香港可擔任東西方標準銜接者的角色,以推動資產代幣化監管框架創新。

梁家恩又引用CFA協會早前《資產代幣化》系列研究報告,認為代幣化技術可帶來諸多潛在好處,包括提升營運效率、促進市場包容性及資訊透明與監管合規性提升。她表示,利用分布式賬本技術(DLT),可簡化傳統中、後台程序,如清算、結算、監管報告及資產轉讓;而透過資產單位化,降低投資門檻,有望擴大散戶投資者對私募市場等原本難以觸及資產的參與度;DLT亦可實現即時追蹤與審計,強化市場監察能力。\大公報記者 邵淑芬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