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地房地產市場上半年呈現出明顯的結構性特徵,新建住宅與二手住宅市場走勢分化,不同能級城市表現各異。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發布的百城房價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6847元/平米,環比微漲0.19%,同比上漲2.59%;而二手住宅平均價格為13691元/平米,環比下降0.75%,同比跌幅達7.26%。數據反映出當前房地產市場正處於深度調整期。\大公報記者 白悅鳴
中國指數研究院表示,6月份新建住宅價格的溫和上漲,主要得益於部分城市優質改善型項目的入市。分城市層級來看,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67%,展現出較強的市場韌性;二線城市微跌0.02%,基本保持平穩;三四線城市則下跌0.13%。相比之下,二手房市場普遍承壓,一線城市環比跌幅為0.56%,二線和三四線城市跌幅分別為0.81%和0.76%,延續了「以價換量」的市場特徵。
收儲及城中村改造或提速
克而瑞研究中心(CRIC)發布的商品房成交數據,進一步印證了市場的分化態勢。今年1月至6月,全國新房成交規模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一線城市表現突出:北京和深圳累計同比增幅均超過20%,廣州保持正增長,上海雖受高基數影響同比微降,但成交規模仍居全國前列。二線城市整體成交與去年持平,但內部呈現點狀復甦特徵;三四線城市則仍處於市場探底階段。
政策層面持續釋放積極信號。6月中旬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強調通過「多管齊下穩定預期、激活需求、優化供給、化解風險」。中國指數研究院預計,下半年各級政府將重點推進以下工作:加快專項債收購存量閒置土地和商品房(收儲)的政策落地;加大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力度;持續推進城市更新相關的金融支持政策。這些措施有望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市場機構對下半年走勢持謹慎樂觀態度。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為,雖然上半年市場已顯現「止跌回穩」特徵,但供應約束和城市分化仍是核心議題。該機構指出,整體市場回暖仍需依賴一線城市的「熱度傳導」,但土地供應持續減少,可能對新房市場預期產生抑制作用,預計下半年將維持弱復甦基調,城市分化仍是常態,政策支持或聚焦緩解二三線庫存壓力。
激活需求 促進房企去庫存
開源證券的研究報告表示,上半年銷售數據初步企穩,預計後續房地產政策將保持積極溫和的基調,更多財政和貨幣政策有望出台。在政策支持下,存量收儲及城中村改造工作有望加速推進,這將有效改善住房供求關係,加快市場企穩步伐。
湘財證券研究員張智瓏強調,下半年政策端需要持續發力,重點加快專項債收購閒置土地及存量房的進度,同時加大對城市更新和「好房子」建設的支持力度,以激活市場需求,促進庫存去化。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房地產市場正在經歷深刻轉型。「好城市+好房子」的結構性機會日益凸顯,這意味着核心城市的高品質住宅項目仍具發展潛力。但同時,市場全面企穩仍面臨挑戰,需要政策持續精準發力。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着各項穩預期、促需求政策的逐步顯效,疊加宏觀經濟環境的改善,房地產市場有望在下半年逐步走向平穩健康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