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訊】綜合韓聯社、《衛報》報道:韓國首爾及首都圈地區近期出現大量愛情蟲而引發廣泛關注,當地居民不勝其擾。當局表示,愛情蟲有益生態環境,建議以噴水方式清除愛情蟲,或者在戶外穿深色衣服。
愛情蟲學名為長鋏毛蚋,身長約5至6毫米、身體顏色為黑色,因雌雄在交配時相連飛行而得名。愛情蟲原本棲息於中國東南部與日本沖繩地區,但氣候危機和山區棲息地附近的都市發展及氣溫升高,導致愛情蟲往北擴張至溫帶地區。自2022年起,愛情蟲於首爾大量出現。首爾市政府資料顯示,首爾當局2023年接獲9296宗有關通報,是2022年的兩倍,仁川地區今年曾在短短一天內接獲逾100起通報。
雖然愛情蟲不會咬人,對人體無害,但數量驚人,有時會成群地停留在人們的身上,令民眾感到困擾。社交媒體上的視頻顯示,首爾以西仁川地區的桂陽山登山行步道和觀景台上布滿密密麻麻的愛情蟲。
不過,首爾當局在公告中指出,因愛情蟲有益生態環境,故不以化學方式滅減。官員建議以噴水方式清除表面的愛情蟲,在戶外照明燈周圍安裝捕蟲燈和黏蟲板,並在戶外穿着深色衣服,因為昆蟲會被明亮的顏色和燈光吸引。愛情蟲成蟲壽命不長,雄性僅能存活3、4天,雌性則約1周,意味着蟲群在密集活動約2周後會迅速瓦解,因此往往會在7月中自然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