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中文系教授謝冕曾說,以前北京有兩個地方他經常去,一個是王府井,一個是朝陽門內大街,去王府井是為購物,而去朝內大街則是奔着「166號」看書買書。朝內166號是人民文學出版社所在地,也是北京的一個文化地標。今年三月在人民文學出版社成立七十四周年之際,聽聞其將移至北京豐台區新建的中國國際出版交流中心辦公,剛剛過去的六月底,搬遷果然啟動。
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五一年成立,是新中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泛的國家級專業文學出版機構,一九五八年,從北京東四頭條胡同遷至朝內大街166號,至今已有六十七年,「朝內166號」也成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代稱。人民文學出版社首任社長為作家馮雪峰,他曾提出「古今中外,提高為主」的出版方針,以經典為主,靠精品立社,至今仍是該社的出版遵循。
朝內166號匯聚了大批一流作家、學者、翻譯家和出版家,對古典文學進行校勘並用現代漢語加以註釋的做法就始自於這裏,而且還推出了《林海雪原》《芙蓉鎮》《白鹿原》《平凡的世界》《塵埃落定》等眾多經典文學作品,成為內地作家的文學殿堂。在每屆國家圖書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茅盾文學獎等國家級大獎評選中,人民文學出版社是獲獎最多的出版單位之一,特別是歷來十一屆「茅獎」的五十來部獲獎作品裏,有二十一部出自於朝內166號,佔比近四成。
人民文學出版社與《人民文學》在內地都很知名,很多人會以為兩者為一家,其實不然。剛到北京時曾鬧過笑話,一次與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朋友交流,說剛把當期的《人民文學》看了,裏面的好幾篇文章很好。經朋友解釋才知道,《人民文學》雜誌是由中國作協主管、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主辦的文學期刊,內地另一份有名的文學雜誌《當代》,才是朝內166號主辦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