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食 色/宴席不散場\判 答

日前聽聞蔡瀾先生離世,驚愕之餘,心中五味雜陳,腦海裏浮現出他標誌性的笑容,從此之後,恐怕連一蔬一飯都會感到寂寞,而人間,也被抽走了一個五彩斑斕的輪廓。

愛吃好吃如我,哪個人沒被先生深深影響過?飲食男女,食色性也,人生大事,不過「吃喝」二字。

他愛看電影,愛寫文章,但最堅持處,還是用了大半輩子去吃。可以為吃走遍千山萬水,在路邊攤吃得酣暢淋漓,見山珍海味亦能深入淺出,什麼菜在他筆下走一遭,都彷彿被點化一般,顯出更有生命力的樣貌。興之所至,還會自己下廚,把《射鵰英雄傳》裏的虛構菜式「二十四橋明月夜」生生搬上餐桌。「吃」是很宏大的命題,從天地初開,到人間繁華,包羅萬象,無關對錯。世間口味千差萬別,不用飽讀詩書,只看最真實熱烈的感官體驗。好吃的東西,是味覺記憶裏不滅的光,經年累月,後勁綿長。可惜,誰都離不開吃,但卻未嘗有心情、有力氣去研究吃,都說詩和遠方,少有人顧到吃跟身旁。

喜歡吃的人,往往遠不止於吃。所謂的「懂」,也絕非高高在上,而是遊蕩在廟堂跟江湖之間,來去自如的理想。以筷為馬,踏遍人間,在那大快朵頤背後,早已融入了自己的哲學跟人生觀。可以步步節制,也能無視「清規」,摯愛豬油,豪飲美酒,在噴張的鑊氣裏津津樂道,快活方為題中之意。

食遍巷陌煙火,先生在這場盛宴裏,終是放下了他的碗。幸運的是,滋味長河,奔流不息。認真生活的後輩們,還會在行色匆匆中,留給吃喝一席之地。不囿於瑣碎和雜亂,用赤誠和熱愛,解開生命的謎題。有人歸去,但宴席不散;桌上的人,始終是有味的人。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