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知微篇/美國內外交困加劇 警惕特朗普鋌而走險\周八駿

特朗普重返白宮即將半年。短短半年間,在美國國內,洛杉磯抗暴行動標誌着內亂加快加劇,向內戰滑去;在美國國外,特朗普調動和重新部署美國在歐洲、中東和亞太的軍事力量,優先守護美國本土和集中遏制中國的全球戰略調整已然失敗。

6月21日,特朗普命令美軍偷襲伊朗3個核設施,暫時把美國國內和全球各國視線向中東轉移。6月24日至25日,2025年北約峰會以遷就美國的方式勉強維繫表面團結。但這一切,都無法幫助特朗普擺脫美國的內外交困。

半年來,美國政論界的風向發生了一百八十度轉變——曾普遍相信或希望美國能夠維持或恢復自由主義國際秩序,轉變為越來越響亮的聲音開始談論「美國衰敗」。

大體已有三類觀點。其一,特朗普正在終結「美國世紀」。其二,相信或希冀自由主義國際秩序者,主張建立一個不包括美國和中國的新國際秩序。其三,主張先構建一個排除美國但包括中國的新國際秩序,再吸納美國。

第一類觀點符合正在發生的全球格局解構,但缺點是沒有指出世界向何處去。第二類和第三類觀點,則是企圖為新國際秩序勾勒藍圖。

如果新國際秩序可以沒有或暫時沒有美國,那麼,美國將變成一個怎樣的國家?

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兼外交與國防政策研究主任克里·沙克(Kori Schake)在《外交》雙月刊刊登《可有可無的國家——後美國時代的美國》(Dispensable Nation——America in a Post-American World)一文。文章指出,美國正在變得可有可無,這是美國人給予自己國家的一個令世人震驚的判斷。克里·沙克提出的理據主要有兩個:

其一,「美國的不可或缺性並非不可避免。在後冷戰世界,國家對那些同意遵守華盛頓制定的規則的國家的安全和繁榮負責,變得不可或缺。如果美國自己放棄這些規則和他們創造的制度,它將完全成為消耗品。」這是批評特朗普正在毀滅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創立和主導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

其二,「特朗普希望美國雖然仍然富裕強大,但不再積極塑造全球秩序以對其有利。他寧願領導一個令人恐懼而不是被愛戴的國家。但他的方法不太可能培養這兩種情緒。如果繼續沿着特朗普開始的道路走下去,美國就有可能變得太殘酷而無法愛,但又太無足輕重而無法恐懼。」

然而,問題在於,第一,美國從一個正在衰落的超級大國變成一個二流國家需要可觀的時間,尤其在美國國內,越來越多人不會聽任特朗普把自己的國家變得可有可無;第二,在美國國外,即使越來越多國家不會或無力阻止特朗普一意孤行,但是,真正敢於和善於同特朗普鬥爭的國家屈指可數,難以增加。於是,隨着特朗普餘下任期日益縮短,但他面對的內外矛盾日益複雜尖銳,特朗普鋌而走險的概率將不斷提升。

馬斯克同特朗普「分手」時說了這樣一句話——「特朗普任期僅餘3年半,而我還會待上40多年。」這句話,戳中了特朗普的心,揭示了他的軟肋。

特朗普獨特的政治經歷,讓他比美國所有在世的前總統和世界上絕大多數政治領袖都更看重權力。但他無法修訂美國憲法、爭取合法參加2028年大選繼續坐在美國總統寶座上。餘下的辦法,特朗普或者支持一位心腹參選下屆美國總統,對方當選後再以「垂簾聽政」的方式繼續把持美國;又或者把美國拖入戰爭以推遲大選。特朗普從重返白宮首日起不斷宣稱美國處於緊急狀態而推行一系列總統行政命令,便透示了他可能採取以上第二種辦法的端倪。對此,世界各國都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大國都必須做好充分準備。

中國反對把世界拖回叢林時代。中國堅持推動經濟全球化,努力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另一方面,自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構建和加快軍民融合建設,以實力爭取和平。也希望美國國內越來越多人走出來阻止和制止特朗普倒行逆施。這皆是基於願意而非現實。

「美國世紀」縱然正在結束,但美國仍是超級大國。特朗普不會聽任其他國家組建沒有美國的新國際體系。誠然,他所有努力都顯得力不從心。

資深評論員、博士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