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中企新風采/航商ESG評價標準出爐 定義綠色航運

  右圖:2024年世界航商大會上正式發布了航商ESG評價標準。左圖:招商輪船是航商ESG評價標準的核心推動者和創新實踐者。圖為凱征輪,是招商輪船訂造的全球首艘30.8萬噸智能超大型油輪。

在全球綠色發展浪潮席捲之下,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的話題已成為國際關注焦點。在全球氣候危機與《巴黎協定》減排目標倒逼下,航運業這一長期依賴化石燃料的「碳排放大戶」正站在轉型的十字路口。國際海事組織(IMO)數據顯示,航運業每年排放約10億噸二氧化碳,約佔全球總量的近3%,作為全球貿易的重要支柱,航運業正面臨傳統高碳排放模式向綠色低碳、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迫切要求。/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周曉菁

一套為全球航運業量身打造的「航商ESG評價標準」,在2024年世界航商大會上正式發布,該標準緊密聚焦於航運行業特有的環境、社會與治理三大核心領域,不僅為航運企業提供了一個全面評估和提升其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轉型「尺規」,更成為香港鞏固國際航運中心地位、銜接國家「雙碳」戰略的關鍵落子。招商輪船董事會辦公室總經理李漫在接受香港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專訪時指出:「我們是這套評價標準的核心推動者與實踐者。標準的落地將促使整個行業在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

頂級智庫與產業先鋒深度對話

航運業承載着全球80%以上的貿易量,是名副其實的「經濟血脈」。在《巴黎協定》要求2050年全球航運業碳排放較2008年減少50%的目標下,傳統高碳排放模式已難以為繼。他認為,在此背景下,2024世界航商大會以「跨越周期、融合向新」為主題,聚焦航運業能源轉型、地緣博弈與航運技術等核心挑戰,反映航運業的最新政策、熱點及趨勢。

2024世界航商大會吸引了來自全球航運、港口、貿易、物流、金融機構、行業機構等超過1500位領袖及企業負責人現場參會,線上瀏覽和觀看總流量約650萬人次,近50家主流媒體、逾80位記者現場出席報道盛況。大會創新採用「1個主會場+8個專題論壇」的立體架構,在香港、上海、深圳三地聯動展開。從綠色甲醇燃料供應鏈到航運區塊鏈技術應用,從LNG運輸市場波動到海事法律體系重構,全球頂級智庫與產業先鋒展開深度對話。這場智慧碰撞,不僅為航運行業穿越周期迷霧提供路線圖,更彰顯中國航運企業搭建全球治理平台的擔當。而「航商ESG評價標準」亦在本次大會正式發布。

反覆研討 廣泛吸納全球業界意見

李漫指出:「建立一套涵蓋油輪、散貨船、LNG船等多領域的統一評價標準,猶如為不同體型的運動員設計同一套賽服,極具挑戰性。」他提到,航運細分領域特點不同,如郵輪、油輪、乾散貨、滾裝船和集裝箱船等,特徵迥異。例如,一艘20萬噸級散貨船每年碳排放可達2.5萬噸,而LNG船因燃料特性碳排放的強度同比低30%,這令標準制定陷入「既要科學量化,又需兼顧公平」的困局。

李漫坦言,招商輪船正是航商ESG評價標準的核心推動者和創新實踐者。作為世界航商大會的主辦方,在六大國際船級社的技術指導、六大學術機構和香港航商總會的支持之下,共同制定並發布了這套標準。他直言:「標準相對較新,仍需時間接受市場的檢驗和認證。」

為此,航商ESG評價標準經過多輪的反覆研討,廣泛吸納國際船級社(DNV、CCS、LR、ABS、RINA、BV等)、國際學術機構(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及內地學術機構(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對外經貿大學)的意見,與各方密切溝通,針對標準在各個細分航運領域的重點特性,進行重點突破,標準覆蓋14個核心議題、36項具體指標及176個關鍵績效點,最終在短短兩個月內完成了標準的初步架構。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