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區政府正大力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探討選取試點產業園區。廠商會向《大公報》記者表示,該會提出三項前瞻性建議,為特區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一是全球產業園均有特別優惠政策,以吸引企業落戶,冀當局針對北都產業園的土地、租期、稅務等,予園區開發公司「特事特辦」權利,以增吸引力;二是透過「港投公司」向園區開發公司注資,邀各地知名園區開發公司入股及任合作夥伴;三是向中央爭取,對園區貨物、人員和資金進出內地實施特殊便利化安排,例如開闢物流與清關綠色通道,在內銷上享受「優於CEPA」待遇等。
廠商會盼望,這些創新舉措將顯著提升北部都會區的國際競爭力,為吸引優質企業創造有利條件。\大公報記者 李信
廠商會表示,北部都會區是打造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不但為香港發展新型工業化提供土地及基建支持,憑藉其地理優勢,更可擔當深港經濟融合的「橋頭堡」和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合作制度創新的「試驗場」,加快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目前特區政府已物色三個片區作為試點,向社會公開招標。然而,北都建設的相關工作仍有待進一步加速,特區政府應以破格思維及更大膽的制度創新,推動北都建設。
企業落戶 租賃稅務要夠吸引
對於如何推動發展,廠商會認為,特區政府可參考內地及新加坡等地發展產業園區的做法,還可考慮透過「港投公司」,為擬成立的園區開發公司注資,且邀請內地或海外知名的園區開發公司入股,並擔任策略合作夥伴,借助其資金、人才和經驗,加快園區的發展。
目前,世界各地的產業園均有特別優惠政策,以吸引企業落戶投資。廠商會建議,特區政府可以考慮就園區的土地、租期、稅務、工程標準等方面,進行制度創新,給予園區開發公司「特事特辦」的權利,以提高企業進駐的吸引力。例如,對符合香港產業發展方向,且需要自建廠房的企業提供更加靈活、年期更長的土地批租模式。
園區融入「工業旅遊+」元素
廠商會還建議特區政府向中央有關部門爭取,在北部都會區內建立的產業園區,率先試點對貨物、人員和資金進出內地實施特殊的便利化安排,以吸引海內外企業進駐。例如開闢物流與清關綠色通道,在內銷方面享受「優於CEPA」的待遇,更好對接大灣區供應鏈,增強企業進駐的誘因。
值得一提的是,廠商會還提出了香港創科與新型工業化重鎮的發展新思路。建議在園區規劃中融入「工業旅遊+」元素,通過建設科技體驗館、製造業博物館等特色景點,打造獨特的工業旅遊品牌。同時推進「智慧園區」建設,提升園區管理水平和服務效能。
這種創新發展模式不僅能豐富香港旅遊資源,更能提升創科產業的社會認知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