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靜思明路/打造地區航天和低軌經濟中心\湯家驊

  圖:有內地航天企業今年初已於香港建設低軌寬頻衛星演示站,進行自動駕駛相關資料的傳輸及導航資訊的接收與執行,為香港衛星互聯網發展提供先例。

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第48段表示:「低軌衛星是全球衛星發展的新趨勢,相關技術能廣泛應用於交通物流、智慧城市等領域。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商經局)及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正研究簡化審批營辦低軌衛星牌照的流程。」或許有人會問,低軌衛星究竟是什麼?

低軌衛星是近年來發展最急速、用途最廣泛的航天技術。最為人熟悉的例子是美國私人航天公司SpaceX透過「星鏈」(Starlink)低軌網絡衛星系統,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網絡服務。SpaceX與另一間企業合作把低軌衛星技術引進東南亞,除提供高速網絡服務外,也提供地面勘測、互聯網架構、地理研究等服務,「星鏈」在俄烏衝突中更扮演着重要角色。新加坡亦正在爭取成為國際航天技術中心;據知現時已最少有兩間企業正積極研究低軌衛星發展及清除低軌碎片處理的重要工作。另外,東南亞多家初創公司如新加坡的NuSpace和印尼的PT Pasifik Satelit Nusantara亦積極發展地球觀察低軌網絡和遙距感應等高科技服務。

低軌衛星的功能實際上與我們息息相關,包括天氣預測、網絡及通訊、地理探測等,能為重要工作提供直接幫助,為快速通訊、交通物流、環境保護、智慧城市等範疇提供服務。有人會問既然如此,我國的航天事業在急速發展的航天經濟中佔了什麼地位?答案是國家除了航天事業發展是世界上數一數二外,在低軌衛星事業上亦同樣是名列前茅。內地民營獨角獸企業銀河航天已建成我國首個低軌寬帶通信試驗星座「小蜘蛛網」;中國衛星網絡集團規劃的巨型通訊及監測電力系統之衛星星座更正積極發展「國網星座」,「國網星座」是一個由兩個子星座及12992顆衛星組成。「國網星座」的重要性在於加速全球網絡通訊,目標是與SpaceX等西方網絡衛星系統爭一日之長短。

那麼在國家領先的航天事業上香港可以扮演什麼角色?答案是,香港要用好「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為內地低軌衛星企業提供金融、法律、保險等專業服務,包括助力相關企業在港上市集資、成立營運中心等。在這方面,香港有優良的金融、通訊、保險監管制度,享譽國際,絕對有條件成為國家和東南亞最理想的航天事業集資中心。

加強相關專業服務配套

預算案提出的措施只是一個開始,試想像所有希望在香港提供低軌衛星服務的公司,若得到香港營運牌照後能連接上「國網星座」,直接取得全球高速通訊網絡聯運,無論從投資者角度或國家事業角度來看,皆是雙贏局面。相關部門的當務之急是加速深入研究及助力低軌經濟發展。預算案提出的只是簡化低軌衛星發牌程序,但除此之外,加強法律規管框架、金融、保險、調解服務多方面的支援配套是必須關注的重點。

必須指出的是,香港的航天研究工作也正冒出頭來,多間大學正積極參與及發展航天技術研究,包括衛星技術及太空科學等。期望相關部門可為大學提供更多支援,協助本地研究工作和配合國家航天事業所需,融入國家航天事業發展大局。

預算案中這短短的一句,正代表着一個無聲的革命正在默默進行中。我們期望香港在航天事業和低軌經濟發展方面能夠超越新加坡,成為地區航天和低軌經濟中心。

行政會議成員、民主思路召集人、資深大律師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