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大華銀行:東盟經濟佳 吸引中資出海

  圖:鄭濬表示,內地中小企「出海」既是趨勢,也是不得不做的事。\大公報攝

【大公報訊】中國企業「走出去」趨勢持續,並進一步擴展至中小企層面。大華銀行(香港)行政總裁鄭濬表示,部分原因是這些中小企跟隨早年出海之大型企業的腳步,以及為分散業務風險的必要之舉。此外,她預期香港的低息環境可維持一段時間,但由於宏觀經濟仍未明朗,預期貸款業務不會有太大增幅。

大華銀行早於2011年成立外國直接投資(FDI)諮詢部,現時在全球設有10個FDI中心,主要集中在亞洲地區,包括香港。鄭濬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說,內地現時有較多中小企經香港進入東南亞市場,形容大華集團在新加坡已有90年歷史,在本港和中國內地也分別經營了60年和40年,對客戶「走出去」的需求有深入了解。

分散投資應對美風險

對於中小企加快出海,她認為,一方面是跟隨早年出海之大型企業的腳步,期望能把握東盟經濟快速增長帶來的機遇。另方面是在「特朗普2.0」年代,之前尚未作好全面準備的中小企,假如其生產基地只集中在一個國家,將面臨「好大的concentration risk」,意指業務有高度集中風險,故有需要透過業務多元化來分散風險。

中小企出海,她認為既是趨勢,也「不得不做」。而由於外圍變數仍多,她指大家的取態都相對審慎,步調也是「慢慢來」,不會一次過將資金打出海外市場。

大華銀行在東南亞其中5個市場都設有「中國業務部」,分別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和越南。鄭濬形容「無論是大小企業去到當地,大華銀行都可以幫到手」,有如中資企業出海時的「盲公竹」。

她續說,整個大華銀行集團的FDI諮詢部已協助逾4000家公司開拓東南亞市場,當中約1500家來自中國內地和本港。

鄭濬昨日在新加坡出席「東盟會議2025」期間,代表大華銀行(香港)與香港貿發局簽署諒解備忘錄。根據協議,是次合作聚焦於推動跨境協作、加強貿易流通,並透過聯合活動及知識分享平台,推動文化和商業交流。此外,透過有效對接本地價值鏈與外來直接投資,為本地企業開拓新發展空間。

港低息料維持 貸款不會速增

自今年5月初以來,大約1290億資金流入港元,過往一直偏高的港元利率顯著下跌。儘管近日少量資金流出,她預期現時的低息環境可維持一段時間,對香港本地公司而言是好事,有助減輕息口壓力。對大華銀行來說,由於外圍變數多,即使息口現時回落至相對較低水平,她相信銀行貸款不會太快增長。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