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香港對外交流友好協會成立 特首:持續聯通全球不同經濟體

  圖:香港對外交流友好協會成立典禮昨日舉行,各界逾300人出席。

香港對外交流友好協會昨日舉行成立典禮,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秘書長孫學慶,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崔建春、多名局長、立法會議員及商界等300多位社會各界人士出席成立典禮。

李家超致辭時表示,在當今複雜而且迅速發展的全球環境中,必須團結一致,保持開放對話,維持與不同地區的友好關係。他強調,香港作為自由港始終是經得起考驗的「安全避風港」,縱遇風暴仍堅韌可靠。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憑藉簡單稅制、自由貿易及「超級聯繫人」與「超級增值人」的獨特優勢,持續聯通全球不同經濟體。\大公報記者 吳俊宏

香港對外交流友好協會是由來自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及地區,合共140多位海內外友好人士組成的中外民間交流平台。協會致力於通過香港作為全球連接者的角色來促進國際友誼,充分發揮香港作為中外橋樑的獨特地位,連接中國與世界各地的人民與社會,推動世界和平、合作與可持續發展。

「安全港」經得起考驗

李家超致辭時表示,香港作為自由港,總為船隻、海員及商人提供安全的避風港,縱使面對強烈風暴及逆風,香港仍是安全和經得起考驗的港口。香港雖然無法改變全球潮流,但只要團結一致共同航行,就可繪製合作與友誼的共同航程。

他指出,一家國際報章早前的文章分析,指港股蓬勃發展,今年至今在首次公開發行IPO方面位居全球首位,又說機構投資者回歸本港,本港繼續具吸引力以作為內地資金的通道,形容香港角色難以複製,而輕視香港就是忽視正在發生的變化,他認為有關描述非常正確。

他表示,香港具備包括簡單稅制等優勢,即使在經濟情況不確定的情況下,香港在「一國兩制」下保持對外開放,可自由貿易,具有「超級聯繫人」與「超級增值人」的獨特優勢,連接不同經濟體。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秘書長孫學慶代讀會長楊萬明的賀信,指香港作為中國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在促進中外經濟合作、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等方面具有獨特地位與優勢。香港對外交流友好協會的成立,不僅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更為香港深化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友好往來搭建了新平台,為服務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服務「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注入新的活力。

崔建春冀發揮「名片」作用

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崔建春對協會提出三點期望:希望能夠發揮「橋樑」作用,積極促進中外民間友好交往;發揮「窗口」作用,推動國際社會更好讀懂中國;以及發揮「名片」作用,助力香港拓展對外合作空間。他指出,期待協會積極「請進來」「走出去」,精心設計合作項目和交流活動,為香港對外交流與合作打造更多新品牌,做出新貢獻。

香港對外交流友好協會創會主席兼行政總裁梁美芬指出,作為植根於民間社會的非政府慈善團體,香港對外交流友好協會有清晰的使命:深化國際友誼,通過民間外交促進對外友好關係,在中國與世界之間發揮香港作為全球「超級聯繫人」的獨特優勢。「我們不僅與政府和機構建立聯繫,還跨越不同文化的特色,希望促進世界和平。」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