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市場迎來關鍵轉折點,美國核心PCE通脹持續逼近3%是否仍會降息?而且特朗普新一輪關稅8月1日全面生效,市場預期與真實情況走向可能嚴重分歧。再加上「大而美」法案效果慢慢會在下半年反映,讀者諸君需作好美股懸崖式下跌的準備。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5月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核心PCE)指數同比增長2.7%,高於預期,創2025年2月以來新高。核心PCE環比增長0.2%,持續高於美國聯儲局的目標。畢馬威首席經濟學家斯旺克警告:「關稅傳導效應將在第三季末顯現,屆時物價可能出現跳升。」費城聯儲銀行模型顯示,若關稅覆蓋面擴大至60%商品類別,將額外推升美國消費物價指數(CPI)約0.8個百分點。更有部分分析預測若核心PCE突破3.5%,標普500可能面臨10%至15%修正。
美9月減息機會降至68%
值得注意的是,就業市場強勁程度超預期,6月非農新增14.7萬個崗位,時薪環比增長0.4%,這使得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最新聲明中明確表態:「當前數據不支持立即放鬆政策。」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 Group)利率期貨交易數據顯示,7月降息幾率已暴跌至4.7%,9月降息50基點的押注也從80%降至68%。
另一方面,「大而美」法案通過後,清潔能源股即將遭遇精準打擊。特斯拉(TSLA.US)上周四輕微下跌,太陽能板塊ETF(TAN.US)反向急升四日衝上高位。法案取消電動車稅收抵免後,行業平均獲利預期下調12%至15%,只是未會即時反映在價格上;相反地,傳統能源股或將受益於法案中頁岩氣補貼條款。
同時,特朗普政府稱7月9日正式啟動關稅通知鬧劇,目前已知越南成為最大讓步者,接受20%基礎關稅(較4月威脅的46%大幅降低),但「中國轉口」商品仍面臨40%懲罰性稅率;英國則以框架協議換取汽車零件關稅豁免;加拿大緊急撤銷數字服務稅後,爭取到農產品零關稅待遇。日本談判陷入僵局,特朗普威脅將稅率從原定24%升至35%。完全不是對等地位商談,讀者諸君且耐心等談判結果為宜。 (作者為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