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巴巴、比亞迪、小米集團等中資科技股在今年上半年升幅介乎三至七成,表現優於大市,這折射出市場看好中國技術不斷創新,尤其在全球人工智能(AI)競爭賽道有能力脫穎而出,成功搶佔先機,推動大模型、人形機器人、智能駕駛加速商業化應用,為經濟發展添加動能。
今年上半年,在環球政經複雜多變的環境下,港股表現標青,恒生指數勁升逾20%,漲幅超逾4000點,創出歷來半年最大點數升幅,表現遠遠優於MSCI環球股市指數約8%的升幅,中資科技股成為拉動港股上升的主要動力來源。
外資看好 料更多DeepSeek時刻
值得留意的是,中資科技股繼續受捧,市場押注中國AI技術進步,預料將出現更多DeepSeek時刻,技術震撼全球。除了AI大模型,預期中國在不同領域如人形機器人、智能駕駛將有新的技術出現。
以上半年升逾三成的阿里巴巴為例,旗下電商、雲業務有不俗表現,其中淘寶電商逐步向生活消費平台轉型,而阿里雲則在中國市場保持第一優勢,現水平阿里巴巴預測市盈率為11.5倍,只是美國亞馬遜的三分之一而已,股價仍具吸引力。
事實是DeepSeek大模型低成本、高效能技術,以及算法震撼全球,展現出國產AI大模型技術進步與突破,國際資本已重新評估中資科技股投資價值。目前外資對中國AI概念股投資意欲持續增加,加上最近傳出蘋果公司可能放棄自研AI大模型,旗下手機等電子產品改用第三方AI大模型,進一步增加蘋果公司是否與阿里巴巴合作的機會,對阿里巴巴股價有支持作用。
阿里重注AI 投資數千億
阿里巴巴大舉押注AI領域,計劃未來三年投資至少3800億元人民幣在AI及相關基礎設施之上,金額超過十年的投資總額,市場憧憬阿里巴巴在AI領域的技術將有創新與突破。
例如在AI大模型有望彎道超車,阿里巴巴將進一步推出在推理能力方面更上一層樓的AI大模型,預期進一步吸引資金追入。
AI專利數量增 加速產業商業化
值得留意的是,中國AI商業化應用正在提速,加快產業升級轉型,中國科技企業與多間外國企業在AI商業應用展開合作,為手機用戶提供AI功能服務及開發下一代智能駕駛解決方案,並且構建AI創新應用場景。因此,中國AI技術創新潛力巨大,在全球AI競爭賽道上可望成功搶佔先機。
事實上,中國AI專利申請數量持續快速增長,證明創新發展取得成效,為建立科技強國提供有力支撐。根據中國工信部發布的2024年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式AI)全棧技術(Full-stack technology)專利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至2024年間,中國生成式AI公開專利申請的年均複合增長為31.6%,展現AI技術變革式的創新發展勢頭。
中國AI技術突破陸續有來,國際資本繼續對中資科技股趨之若鶩,支持港股繼續呈現強勢,跑贏全球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