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ETP日均成交飆五倍 支持港股流動性

  圖:數看香港ETP

【大公報訊】今年以來,港股及新股市場持續向好。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在網誌撰文認為,在港股過去這段時間的升勢中,與不同類型資產掛鈎的「交易所買賣產品」(ETP)成為近年支持港股流動性的生力軍。

本港目前共有超過210隻ETP產品上市。截至今年5月,相關ETP產品合共管理資產規模接近5100億元,較2020年增加約30%,相關的日均成交額在同期更顯著增加5倍,增至約400億元。

即使過去幾年投資氣氛反覆,但陳茂波表示,本港ETP市場增長勢頭持續,相關成交額佔整體大市比率,由5年前的不足5%,增至今年首5個月的約17%。可以說,本港ETP市場的不斷創新帶來了增量,也滿足了持續變化的投資需求,為大市注入了活力和更大流動性,有效地在市場波動之際,發揮了流動性緩衝的作用。

數字資產ETP年增74%

陳茂波指,在ETP類別中,最為市場熟悉的ETF(交易所買賣基金),近年也持續有新發展,包括海外ETF在香港跨境掛牌。他舉例稱,管理資產規模超過3000億美元、在美國上市的全球第五大ETF,今年2月份選擇同時在香港掛牌,以擴大投資者基礎及匯聚更大的交投量。另一方面,亞洲首批與現貨數字資產掛鈎的ETF,去年亦在香港掛牌。連同其他與數字資產掛鈎的結構產品,截至今年6月,在港上市的數字資產ETP的資產規模達47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74%。

陳茂波續稱,港交所正積極推動更多不同主題的ETF上市,包括創新科技、應對氣候變化、可再生能源以及生物科技等。他希望透過更多制度創新與產品創新,更好槓桿環球市場資源,鞏固提升香港亞太區首選ETP樞紐的地位。

200企申在港IPO 涉中東企業

新股市場方面,陳茂波表示,香港上半年共完成發行42宗首次公開招股(IPO),合共集資額超過1070億元,已較去年全年多約22%,暫列全球第一。市場普遍看好港股及新股市場下半年的表現。事實上,申請在港IPO的個案正在快速增加,至今已收到約200宗申請,較年初時的數字倍增,當中包括來自中東和東南亞的企業。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