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颱風襲台致2人罹難逾600傷 國台辦表關切

  圖:颱風「丹娜絲」7日登陸台灣嘉義,當地災情嚴重。\中通社

【大公報訊】綜合新華社、央視報道:7月7日,颱風「丹娜絲」在台灣登陸,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大陸有關方面對此高度關切,對不幸遇難的台灣同胞表示哀悼,向遇難者家屬及受傷人員表達慰問,並希望受災民眾早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颱風「丹娜絲」在6日深夜登陸台灣嘉義後,7日上午6時許從桃園、新竹交界附近出海,目前已造成2人死亡、635人受傷,66萬餘戶斷電,10多個縣市停班停課。它是120年來首個登陸嘉義的颱風。由於「丹娜絲」登陸幾乎直撞中央山脈,導致其結構遭破壞,已於7日清晨5時許由中度減弱為輕度颱風。

據台灣地區災害應變中心統計,颱風共造成6544件災情,多半為民生基礎設施與路樹災情,集中在台南市、嘉義縣市、高雄市和雲林縣等地。台灣電力公司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颱風曾造成全台66萬餘戶停電。

另據中通社報道:近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發布福建省地方標準《海峽兩岸共通 閩台地區平均風速剖面模型評估方法》。這是中國首部海峽兩岸氣象領域共通標準,將於2025年9月10日起正式實施。

發布兩岸氣象共通標準

據悉,該《方法》由平潭綜合實驗區氣象局牽頭,聯合福州大學、廈門大學、同濟大學、台灣相關機構共同編制。兩岸專家學者通過對比分析大陸、台灣以及國際現行的8部風荷載規範,創新性地提出了一種平均風速剖面計算方法,有效彌補了原有計算方法未考慮地形、颱風等因素所存在的不足,對閩台地區乃至中國其他沿海區域的工程結構設計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目前相關標準已在台灣試點推廣,並初見成效。例如,在台灣新北市,一家工程公司在進行大樓耐震補強建設時,精準運用了該標準來計算建築結構所承受的風載荷,確保補強設計能夠更科學地抵禦風力影響。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