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議事論事/把握未來主導權 警惕二戰歷史被歪曲\周春玲

我不是軍事迷,也不太懂軍事裝備。日前有幸登上了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其艦身之宏偉、裝備之精銳、軍人之風貌,還是被深深震撼了!發自內心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想若戰爭在明天、在南海、在海空發生,中國是不可戰勝的。

軍事準備不是為了好戰,而是為了防戰,必要時秀一下強壯的「肌肉」,敵人才不敢輕舉妄動,我們才能掌握未來可能發生戰爭的主動權。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早前宣布,今年9月3日將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包括檢閱部隊。屆時將會展示什麼先進武器,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與國外舉行紀念「勝利日」活動相比,我國今年舉辦的紀念活動具有了雙重意義,一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二是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為什麼要這樣表述呢?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二戰後誕生了聯合國,聯合國最重要的話語權和表決權是五個常任理事國。但在這80周年之際,五常國家都有紀念活動,名稱不同,背後考慮當然也是各有不同。

──法國於去年紀念諾曼第登陸80周年時,懷有複雜的情緒。諾曼第登陸對法國而言意義重大,那是從納粹統治下獲得解放的關鍵節點。不過,法國在邀請嘉賓中頗費思量,沒有邀請俄羅斯,其用意既想還原真實歷史,又要顯示法國在歷次世界性重大事件中的決定性作用。

──俄羅斯於今年5月紀念二戰勝利80周年,是由於蘇聯在二戰中作出了巨大犧牲,有3000萬軍民喪生,蘇聯的奮戰對戰勝納粹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俄羅斯通過舉辦活動,也要繼續彰顯大國的影響力。

──英國在紀念活動上的態度,同樣受到政治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英國舉辦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勝利80周年的活動,規模也不小,它們不想讓俄羅斯在歐洲的二戰紀念活動中佔據重要地位,而是想要維持自己在西方陣營中的主導地位。

──美國慶祝陸軍成立更多是從自身軍事力量發展的角度出發。美國於6月14日舉行陸軍成立250周年閱兵,從政治方面來看,是特朗普歷經諸多風波,遭到彈劾、面臨刑事起訴等,期望閱兵能夠展現他的領導權威,重塑政治形象。可惜閱兵如散兵游勇,讓特朗普很沒面子。從國際層面看,美國已不在意戰後秩序,而是企圖另起爐灶,構建美國主導的世界體系。

西方意圖搶奪歷史定義權

在上述四國的紀念活動中,可見歐美的兩大陣營正在搶奪對二戰勝利的話語權。

其一,俄羅斯儀仗隊士兵手持兩面旗幟,一面是俄羅斯國旗,另一面是紅色的勝利旗。勝利旗是1945年由蘇聯紅軍士兵在柏林國會大廈屋頂升起,是蘇聯軍隊戰勝法西斯納粹軍隊的標誌之一,宣告蘇聯偉大衛國戰爭的結束。今天高舉這面旗幟,表示蘇聯曾經贏得了二戰,而今天的俄羅斯是那場勝利的合法繼承人。

其二,在英國舉行的二戰勝利紀念活動中,沒有俄羅斯的身影卻取而代之由烏克蘭士兵組成的散兵隊伍,他們被歐洲視為「反法西斯精神的新象徵」。美國總統特朗普更公開聲明,「美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唯一勝利者」,並以「美國優先」的邏輯重構歷史:「如果沒有美國,納粹德國將統治歐洲,日本將主宰亞洲。」

對於西方國家對二戰勝利的歷史解釋和話語,中國不能保持沉默。9月3日舉行的活動先冠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之名,就是恢復對歷史的記憶。

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亞洲戰場,也被稱為東方主戰場,顯示出重要的戰略意義。「北進」和「南進」是軸心國德日雙方制定在東方的戰略計劃。然而,中國戰場的持續有力抗擊,遏制了日本侵犯西伯利亞的「北進」計劃,使蘇聯避免了兩線作戰,也牽制和推遲了日本進攻南洋的「南進」步伐。蘇聯元帥瓦西里·崔可夫曾說,「在我們最艱苦的戰爭年代裏,日本沒能進攻蘇聯,卻把中國淹沒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觀事實的人都不能不考慮到這一明顯而無可爭辯的事實。

中國作為亞太地區盟軍對日作戰的重要戰略基地,為盟國提供了機場、港灣以及大量的戰略物資和軍事情報,在人力、物力、財力上支援了同盟國的反法西斯鬥爭。中國的持久抗戰,不但為蘇、美、英等反法西斯國家贏得了寶貴的戰略準備時間,而且為保證同盟國實施「先歐後亞」大戰略起了重要作用。

山東艦訪港具有特殊意義

然而,進入21世紀,西方國家舉辦的「勝利」紀念活動,逐漸變成了選邊站隊或者劃分不同陣營,彼此對歷史缺乏共鳴。由此可見,對歷史記憶的重構,已經成為了地緣博弈的一部分。西方國家試圖通過淡化甚至以「失憶」的方式,不再提及蘇聯和中國在二戰中的角色,以此來削弱中俄兩國在二戰中的歷史作用。這種「集體失憶」,特別是對「非西方」國家巨大犧牲的漠視,既是冷戰之後「西方中心論」的延續,也反映了二戰歷史日益被扭曲。

歷史能延續多久,國家就能走多遠。在今天地緣政治日益複雜的情況下,我們不能放棄對二戰的歷史解釋權、正義敘事權、對未來走向的主導權。山東艦航母編隊這次的到來,對香港市民具有多重意義,無論是對軍事裝備的了解、對戰爭歷史的尊重,特別是對國家強大的信心,無疑是一次極好的機會。

全國政協委員、高升基金執行主席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