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高鐵令人驚嘆!確實是這個行業的全球領軍者!」正在北京舉行的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上,設計時速450公里、運營時速400公里的CR450動車組樣車驚艷亮相,為來自20餘個國家、超1200名大會代表以及中外記者展示了全球最快高鐵的技術突破以及中國自主創新的硬核實力,眾多外國嘉賓對此誇讚不已。
與CR450同場展出的最高時速達600公里「超導電動高速磁浮樣車」,以及世界首台雙結構式硬岩掘進機「雪域先鋒號」,展出的不僅是飛馳的速度,更是創新的未來。\大公報記者 王珏、郭翰林、蘇雨潤 實習記者 宛辰歌、鄒孟奇北京報道
位於北京東五環的國家鐵道試驗中心,擁有亞洲最大的環形鐵道試驗基地,CR450AF、CR450BF、CR400AF-S、CR400BF-S、CR220J等復興號主要家族成員齊聚亮相,多維度展現了中國高鐵的創新發展成就。其中CR450動車組樣車最受關注。
高溫超導材料無需液氦冷卻
現場專家揭秘了全球最快高鐵列車背後的科技硬實力。據介紹,CR450動車組的技術實現全面迭代升級,突破了減阻降耗、減振降噪、全要素輕量化系統集成3大成套技術,大功率永磁牽引、時間敏感列車網絡通信、多級控制制動3大系統技術,以及高臨界速度高安全轉向架等多項關鍵技術,使得其最高運營時速達400公里,但噪聲與350復興號相比降低了2至4分貝;整體車身更細長,車高下降了20厘米,車體內部採用新材料,例如碳纖維的設備艙、新型的「懸吊地板」等,整體減重10%,能耗下降20%。
如果說CR450刷新了人們對地面速度的認知,那麼與CR450動車組一同展出的「超導電動高速磁浮樣車」,則打開了對未來交通的新想像。
這是國內首輛超導電動高速磁浮樣車,採用高溫超導技術,通過列車自帶的超導磁體與軌道線圈之間形成強大磁力,達速後即可實現無接觸懸浮運行,最高運營時速達600公里。「超導電動磁浮懸浮技術提速空間廣,可有效填補高鐵和飛機之間的速度空白。」中車長客國家軌道客車工程研究中心磁浮研究所所長于青松說。
外賓點讚中國高鐵技術創新力
列車車體採用鋁合金骨架加碳纖維複合材料結構,輕量化性能優異;高溫超導材料無需依賴液氦冷卻,降低運維成本;採用最高等級自動化駕駛技術,可實現無人駕駛功能,具備常規、降級、應急等多重運行模式。
據悉,CR450自今年1月3日啟動形式和速度試驗後,先後在北京環形線完成了220公里/小時及400公里/小時兩階段測試,7月又在武夷高鐵上實現了450公里/小時最高速試跑,已經完成了形式試驗部分,後續根據相關要求進行60萬公里以及一年的運用考核,爭取早日投入商業化運營。
多位外國嘉賓對記者讚嘆中國高鐵自主創新的硬核實力,波蘭WARS Grupa PKP集團管理委員會主席Radosław Groblewski(圖)說,中國是高鐵技術最具創新力的國家。奧地利聯邦鐵路公司高管Christoph Hinterleitner表示,中國的高鐵令人驚嘆,確實是這個行業的全球領軍者,從歐洲視角來看,中國動車組的快速發展令人矚目,技術理念非常前沿。
路奇霓鐵路產品集團CEO奧古斯托·門西也說,中國高鐵的發展速度令人震撼,「每次從意大利飛抵中國後,都乘高鐵往返各個城市,快速、便捷、舒適的服務讓每一次旅程無比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