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井水集/建立長效防污機制

由粵港澳三方共同承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定於今年11月舉行,啟德體育園承辦不少比賽項目,其周邊海濱、明渠的環境問題備受關注。大公報記者近日到訪現場,發現土瓜灣避風塘已無明顯臭味,但啟德河間中仍聞到臭味,且有膠樽等垃圾浮於水面。有關部門需要加強監察並採取措施,確保賽事期間不受相關異味和水質影響。

啟德河是東九龍的其中一條主要排洪渠,流經黃大仙等多個居民區,一些未經處理的生活廢水和工業污水被排入渠內,造成河水發臭。雖然多年前已展開整治工程,但效果有限。原因是,一些樓宇在進行裝修時,錯誤地將污水渠駁入雨水渠,而地下的公共排水渠老化破損亦導致部分污水經破口流入雨水系統。至於土瓜灣避風塘的水質問題,同樣是受到周邊生活區排污或錯駁污水渠的影響,堆積的海底污泥易繁殖微生物,產生酸臭氣味。

特區政府高度重視啟德園周邊的環境污染問題,成立了由環保署署長牽頭的跨部門工作小組,制訂了「政府聯合工作計劃」,涵蓋不同緩解措施和改善工程,包括修復污水系統錯駁、疏浚海底沉積物、應用高效生物除污技術、設立即時氣味監察系統,力求全方位保障海濱環境品質。

在啟德河一帶,環保署進行了200次污水錯駁調查,檢查了1400個雨水井和污水井,抽取約300個樣本化驗,發現了28宗污水渠錯駁個案,相關個案已在今年首季處理。在土瓜灣避風塘,環保署亦處理了16個污水渠錯駁個案,疏浚了約7700立方的海底沉積物,疏浚深度達海圖基準面以下一至兩米,海泥的酸揮發性硫化物大幅減少。

經過多管齊下,啟德河和土瓜灣避風塘的水質改善是不爭的事實,但一些問題仍然存在。距離全運會舉行越來越近,有關部門需要繼續努力,加快改善,更要以此為契機,建立起改善全港明渠與避風塘水質和氣味的長效機制。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