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緊貼韓國時尚服飾 新貨一到迅即搶光

  圖:陳藝文會經常到韓國了解最新時裝潮流。

求新求變不是亂變,要跟着潮流和時代走勢,看準機會,這是經濟轉型下小店新路向。

「LITTA」是一間韓國服裝店,90後的陳藝文大學畢業後創業,至今五年。她坦言,在經濟轉型下,小商家要求存,不單要求新求變,而且要一直新,一直變。由於港人近年消費更保守,購物往往貨比三家,加上店租昂貴,她從數年前起,就從街舖搬到商場舖,租金成本從數萬元降至萬餘元。

「消費者喜歡嘗新及體驗」

她認為有部分店舖因不能變新,所以才被時代淘汰,但並不代表香港市場無得做。「年代不同了,不像上一輩講,堅持做好一個產品就有出頭。現在消費者喜歡嘗新,喜歡體驗,商家就要不斷看市場來變才行。」

陳藝文認為,實體小店大部分只能做熟客生意,而且受店租、人工等成本限制,貨品售價始終會貴一些,「網店賣120元的衣服,實體店可能要賣150元才能回本。」看到實體店的局限,為了擴寬市場,她開始網上直播,以網購的價格來打開生意,有時候也會拍一些服裝外景來吸引客流。她又開設多個社交平台,讓更多不同的客戶能透過網絡接觸到店舖,客戶接觸從以往的一對一,變成了一對多的形式。

陳藝文看到服裝始終是很個人的東西,個性化、客製化的做法更能吸引顧客。去年,她嘗試與韓國的服裝店合作,將一些衣服的款式進行特別設計,然後拿回香港推銷,果然貨品瞬間就被一掃而空,也讓她看到了出路,「現在網購很流行,很多人可能到實體店看過,然後再回去在網上找相同的產品。如何競爭?我覺得要有新的東西帶給市場。」

密密赴韓分享最新潮流

為了更能追貼服裝潮流走勢,增加店舖可信度,她更經常飛赴韓國了解當地最新時尚,又會將旅程點滴分享到社交平台,「始終作為顧客,看到店家不時親身到當地選購,買起上來會放心好多。」

下一步,陳藝文正打算再轉型,嘗試經營服裝批發,也不斷了解韓國及內地的服裝市場,了解市場需求。她認為個體戶實體店有獨特優勢,能夠更靈活地隨時根據需求來變換商品及推銷模式,但更考驗眼光,「求新求變不是亂變,要跟着潮流和時代的走勢來,看準機會,這是經濟轉型下小店新的路向。」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