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隔海觀瀾/碰盟友「軟釘子」 美「老大光環」褪色\朱穗怡

俗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美國自己從來都沒有正式對「台海若爆發軍事衝突」作出表態和承諾,如今卻要求盟友日本和澳洲表態。據報道,美國國防部高層近來向日本和澳洲施壓,要求他們明確「在美國和中國因台灣問題發生戰爭時」將扮演何種角色。對此,日本、澳洲均拒絕做出承諾,表示不討論「假設性」問題。美國碰了一個「軟釘子」。

這是美方首次要求盟友對「台海軍事衝突」的議題表態。近月正值美國特朗普政府掀起關稅戰,此刻在台灣問題上大作文章,一方面是企圖藉炒作相關議題向中國大陸施壓,要求中方在關稅談判中讓步和妥協;另一方面,台當局近日正在舉行年度最大規模的「漢光演習」,美方圖謀拉攏盟友組成「挺台陣線」為台灣方面「壯膽」。美國的算盤雖然打得「精」,但其盟友也不是傻子。日本和澳洲如果現在就明確表態「台海若發生戰事,將支持美國」,則失去了戰略轉圜餘地,可謂是犯了「兵家大忌」。而且這兩個國家與中方經貿往來密切,若與中方撕破臉皮,將得不償失。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近日正在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雙方期待以此訪為契機,增進互信,共同拓寬中澳務實合作之路。中國已連續16年成為澳洲最大貿易夥伴、出口市場和進口來源地。數據顯示,在2022至2023財政年度,對華貿易使澳洲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2600澳元,為澳洲創造59.56萬個就業機會,佔澳洲就業總數的4.2%。阿爾巴尼斯日前在談到此次訪華時說:「中國是澳洲重要的貿易夥伴,我們25%的出口流向中國。這意味着就業,而就業是我的政府優先考慮的事情之一。」由此可見,對現任的澳洲政府而言,增加就業、促進經濟是頭等大事,而對華經貿則是其最大的助力,澳洲政府怎會在台灣問題上觸中方的「逆鱗」?此外,美國特朗普政府大搞「保護主義」,掀起關稅戰,六親不認,對盟友也不留情,使得一些國家進一步加強對華貿易。這也是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此時訪華的目的之一。

中日經貿往來也相當密切。中國是日本最大貿易夥伴、第二大出口對象國和最大進口來源國。今年3月,第六次中日經濟高層對話在東京舉行。這是時隔6年雙方再次啟動經濟高層對話機制,在環保、養老、服貿、供應鏈合作、食品安全合作、市場開放、日本水產品輸華等達成20項共識。這意味着中日關係正逐步改善,在此節骨眼上,日方對涉台問題的表態相當謹慎和小心,不願因相關議題而與中方交惡。

其實,對於「如果台海發生戰事,美國會採取什麼行動」,美方內部也是意見分歧。美國政府近年來不斷加強與台方的軍事勾連,把台灣打造成「武器庫」「火藥島」,增加中方「武統」成本的意圖已是不言而喻。然而,上月美國副總統萬斯曾指出,未來美國將不會再打無意義的戰爭,捲入無止境的衝突。美國五角大樓高官埃爾布里奇·科爾比亦曾表示,台灣並非美國「生死攸關」的利益,美國明確承諾保衛台灣不僅成本大於收益,並可能激化與中國大陸的矛盾,引發多方面風險。美國智庫也有相同的聲音傳出。有美國專家近日建議,基於保障美國核心利益的目的,美國政府應該全部撤回在台灣的約500名美軍訓練人員,以避免被解讀為「帶有挑釁意味」,捲入一場不利於美國核心利益的戰爭。5月也有美國智庫的學者表示,如果「協防」台灣地區會導致美國與中國大陸開戰,這不符合美國核心利益。3月,兩位美國智庫學者也撰文指出,若中美在台海開戰要付出高昂代價,美國沒有必要為了台灣而捲入衝突,並指出,「保台」的最佳方式其實就是「棄台」。

美國政府高層和智庫都有「棄台」的聲音,卻期待盟友在「台海戰事」中「挺美」、「挺台」,與中方作對。盟友當然不買賬了。而且美國此舉很不地道,自己身為「老大」,搞「戰略模糊」,卻把盟友「擺上桌」,分明就是坑人。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