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35屆香港書展,將於今日至7月22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本屆書展以「飲食文化·未來生活」為年度主題,場內外將舉辦超過620項精彩文化活動,連帶香港運動消閒博覽及零食世界,一共吸引770間參展商參與,主辦方預計有過百萬人入場。\大公報記者 劉 毅(文、圖)
今年書展以「飲食文化·未來生活」為主題,「年度主題講座系列」將邀請飲食文學作家,包括太平館餐廳第五代傳人徐錫安、飲食作家李純恩等,從文化及生活多角度分享飲食見解。主辦方希望,讀者可以通過閱讀,體會食物與城市風土人情、生活態度之間的關聯。
設互動裝置「呢度book位」薦書
今年書展的「世界文化藝術廊」以「Book a Table·Food for Thought 有枱·閱食」為主題,通過8張主題餐桌,圍繞外賣、茶餐廳文化、食療、環保永續、餐桌禮儀等飲食熱門話題,展示世界各地相關書籍及展品。當中更設有「呢度book位」互動裝置,參觀者可如同到餐廳「撳飛攞位」,從而得到裝置推薦的「食譜」,再到相關指定餐桌閱讀相關書籍並欣賞裝置藝術品,體驗別開生面的文化之旅。
「有枱·閱食」策展人何力輝本身就是一位建築師,他在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介紹,一眾藝術家通過設計這8張主題餐枱,是想引發觀眾思考,日常飲食如何反映生活態度,而一座城市的飲食文化又與地區特色產生怎樣的呼應。
飲食文化與地區特色相呼應
每一張餐枱各有主題,當中是藝術裝置,四周圍是相應的飲食類書籍。「這些書籍並不是每一本都能在書展現場找到,但每一本都反映了一眾主題的飲食文化。」何力輝說。
譬如當中的一張餐枱,主題是「心靈慰藉」,桌子正中間的裝置是正在發酵的酒,四周的書籍主題主要圍繞食物對於人心的療癒而寫,其中有一本是前不久剛剛過世的「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瀾的《過好這一生》,書籍強調吃吃喝喝與豁達人生之態度,如同品一杯酒一般,強調的是對食物的體驗過程。
每一年的香港書展期間,一系列名作家講座,都十分吸引讀者的關注。今年「名作家講座系列」的參與作家包括來自廣東的三生三笑,其代表作《粵食記》入選「2022年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她將於7月17日分享尋找粵菜及創作此作品的心路歷程;憑小說《北上》獲茅盾文學獎的徐則臣,將在7月19日舉辦講座,講述他的小說作品與京杭大運河的關聯;被譽為當下「最懂年輕人的作家」劉同,也將在7月20日分享「個體生長: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尋找人生坐標」等。
香港書展舉辦期間,同場舉行「香港運動消閒博覽」及「零食世界」兩大展覽,讀者可以一邊品書香、一邊享受運動的樂趣,並體驗味蕾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