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議會內外/居安思危防範文化教育界的「軟對抗」\郭玲麗

自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香港社會逐步恢復秩序,國家安全得到堅實保障,邁向穩定發展的新局面。然而,不少反中亂港勢力仍虎視眈眈,轉為採取更隱蔽的「軟對抗」手段搞亂香港,與以往直接訴諸暴力、直接衝突不同,「軟對抗」利用間接形式煽惑市民,植入「港獨」等激進信息,以圖削弱中央政府對香港的管治權威,煽動社會的仇恨情緒和誤導市民。

如今亂港勢力進行「軟對抗」的方式可謂無孔不入。筆者曾收到教育業界人士反映,發現網上可訂閱一套台灣出版的教材,內容涉及假借思鄉為名,意圖斷章取義和歪曲歷史源流,切斷內地與香港血脈相連的關係。不法之徒利用海外訂購及郵寄方式,藉着所謂的教材和工作紙,荼毒年輕一代。

筆者強調,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我們必須堅守這原則,以及向下一代灌輸正確國家觀念,建議政府考慮整理及列出已完成審查的教材和書籍,讓學校能夠參考,以減低不慎購入「軟對抗」書本的機會。此外,學校負責選購教材或圖書的教職員應做好把關角色,加倍留意和秉持謹慎態度,假如發現涉及「軟對抗」材料,應盡快銷毀和處理,以免學生接收錯誤信息。

「港獨」思想滲透串流平台

其實文化和意識形態一直是亂港勢力用以滲透的主要載體,透過社交平台、音樂和文化產品,植入「港獨」思想、錯誤價值觀和歪曲歷史事實等,企圖淡化市民對國家認同。例如隨着網絡影片在教學上的應用日益廣泛,免費影片串流平台YouTube對學校教育產生重大影響,不同年齡層也經常使用該平台,但也成為不法分子有機可乘的渠道,藉此大肆傳播「港獨」元素,包括:煽動、鼓吹、抹黑等,造成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

2023年時,筆者曾聯同新界校長會和教育界持份者,進行了一次「香港學校使用YouTube情況調查報告」,調查報告反映普遍有學校認為YouTube平台可能存在內容風險,很多市民都還記得當年在YouTube或Google搜索「香港、國歌」時,搜索結果並非正確的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甚至以「港獨」歌曲誤導公眾和海外人士。

制定相關上報及處理機制

筆者認為,我們應做好預防工作,面對影片出現錯誤或煽動資訊的時候,有關部門應制定相關上報機制,及早杜絕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意識。此外,更應加強家校合作,例如舉辦使用互聯網平台搜索功能講座,讓家長和學生都能辨識正確的資訊,並且避免學童能輕易透過互聯網接觸到具煽惑性的內容。去年5月法庭已頒布臨時禁制令,涵蓋禁止四項與「港獨」歌曲有關的非法行為,而YouTube亦宣布封鎖「港獨」歌曲及限制用戶瀏覽32條涉及受禁制內容的影片。

筆者認為,我們應要居安思危,及早阻止不法分子藉着「港獨」歌曲等以文化為幌子的內容,將錯誤資訊大舉傳播並誤導和煽動市民,作出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我們更要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工作,讓市民透過不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和途徑,從而增加國民身份認同和民族歸屬感。

回顧香港昔日的社會亂象,我們應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穩定局面。「軟對抗」猶如「慢性病毒」,長期滲透會對社會穩定構成深遠威脅。打鐵還需自身硬,社會各界攜手努力合作,共同推動國家安全教育工作,廣泛傳播正確的國安觀念和意識,築牢維護國家安全的防線,才能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促使香港繁榮穩定發展。

立法會議員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