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專家分析/狀元普及化 DSE改革見效

  圖: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

今年的DSE狀元數量達16位,為近年來狀元數量最多的一年,且有三間學校首次誕生狀元,狀元不再是傳統名校的專利。這些狀元有來自基層家庭的,也有跨境學童。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見圖)昨日對《大公報》表示,近年教育局優化中文、英文、數學、公民科(原通識科)四個核心科目,使得學生有更多精力去溫書;而DSE考試改革後亦更容易在DSE中拿滿分,相信之後的「黑馬」學校與狀元會比以往要多。

今次出現的「終極狀元」,考了4個選修科及選了數學延伸科M1、M2,吳寶城指,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通識科還在的時候,只能選三個選修科再加上M1、M2。現在能多考一科,因為有了更多空間去學習,這是大前提,這樣一來,人數自然就多了。」

吳寶城表示,近年DSE取消中文科聆聽試、將通識科改為只有「合格」與「不合格」之分的公民科,降低了DSE的難度。「以往的狀元其實很多是讀理科的,但他們要文理兼備,語文要好,通識也要能寫出有分量的內容,需要各方面都很優秀,難度很大。」

獸醫漸成熱門學科

另外,隨着寵物經濟的發展,獸醫專業亦成為熱門學科,今次就有一位狀元另闢蹊徑報考城大獸醫專業。吳寶城表示,昨日有同這位民生書院的李政同學交流,了解到他對小動物十分感興趣,遂有此選擇。吳寶城分析,獸醫專業收生分數向來不低,且學位少,但沒有人類醫生專業那樣高的收分要求或者競爭程度;「至於獸醫專業熱度會否超過人類醫生?我看未必。」\大公報記者 湯嘉平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