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香港商協會率團參加鏈博會 對接國際資本 連通內地市場

  圖:香港商界人士認為,香港與內地供應鏈合作愈發重要,鏈博會為香港提供「一站式」對接全球資源的平台。圖為北京鏈博會主賓省廣東省展台,商用版人形機器人「行者」和媒體記者互致問候。\新華社

第三屆鏈博會在京舉辦期間,香港中華總商會、香港總商會、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香港工業總會等多家香港商協會負責人率團赴京參會,並與中國貿促會共同舉辦聯席會議,進一步推動香港與內地的全面融合。

多位香港商協會負責人接受《大公報》採訪時表示,當前環境下香港與內地的供應鏈合作愈發重要,鏈博會為香港提供了「一站式」對接全球資源的平台,希望通過鏈博交朋友、談項目,促進與不同國家新領域合作,推動國際供應鏈健康發展。同時,可發揮好香港「超級聯繫人」功能,將國際資本、標準、人才與內地製造、場景、市場深度對接。\大公報記者 任芳頡、郭瀚林北京報道

「本屆鏈博會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朋友參加,我們香港商協會的朋友們都非常高興,希望通過鏈博會結識更多全球企業家。」全國政協常委、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接受《大公報》專訪表示,鏈博會為香港提供了「一站式」對接全球資源的平台。

升級香港口岸 暢通灣區供應鏈

談及粵港澳大灣區未來五年發展,蔡冠深強調,建設好北部都會區,實現香港與深圳的全面對接是重中之重。香港借助國際科創中心和國際教育和人才高地的定位,與深圳「強強聯手」,充分釋放科創潛力。在金融方面,香港鞏固IPO全球第一地位,與上海打好「組合牌」,為內地企業提供「融資+上市」全鏈條服務。香港應進一步升級空港、海港、陸路口岸的智能化水平,便利實現大灣區供應鏈無縫銜接。香港正打造第九大國際中心定位──國際品牌中心,內地企業借助香港跳板實現品牌出海正當其時。

用好國際渠道 助力商品檢測認證

「今年共組織70多家會員企業參加鏈博會,涵蓋食品、衞生用品、科技製造等多個領域。」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盧金榮表示,儘管當前全球供應鏈面臨挑戰,但鏈博會作為匯聚國內外資源的平台,為香港與內地企業提供了穩定和拓展市場的關鍵契機。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已成立科技商品化平台,匯聚了香港一批科研機構,助力兩地科研創新成果實現落地。在協助內地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出海方面,香港也可利用國際化渠道助力商品的檢測和認證業務。

「產品和服務如何走出去引進來,特別是未來全球供應鏈方面走勢,香港可以從鏈博會上學到很多東西。」香港工業總會常務副主席林世豪表示,香港與內地的供應鏈合作,在當前的環境下顯得愈發重要,尤其是高科技領域。香港定位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有5家大學位列世界60強,香港正打造國際人才高地,來自全球各地的大批科研人才落戶香港。因此,香港可以承接從「0到1」的科技研發,而內地強大的工業能力將科研成果落地實現「1到n」,香港再憑藉國際化優勢將商品出海,兩地通力配合打通供應鏈。

用好香港「超級聯繫人」優勢

「首次參加鏈博會就發現了很多機遇,希望把握機會,達成一些項目與合作,促進與不同國家新領域合作,繼續推動國際供應鏈健康發展。」香港總商會主席陳瑞娟表示,大灣區城市近年來在交通、規則、要素流動等方面取得長足進展,接下來要在產業鏈互補、標準互認、數據互通等維度繼續推進提升。發揮好香港「超級聯繫人」功能,將國際資本、標準、人才與內地製造、場景、市場深度對接。

鏈博會期間,2025年內地─香港商會聯席會議圓滿召開,此次會議是該機制自2001年創立以來首次在內地舉辦,具里程碑意義。受訪香港商協會代表對《大公報》表示,會議成功搭建兩地工商界深度對話平台,不僅促進兩地企業務實合作,更通過經驗共享與資源對接,為內地與香港經濟貿易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