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新聞熱點/營商環境優勢多 招商引資顯成效 港註冊公司151萬創新高

  圖:香港積極招商引資,成為中外企業雙向拓展的國際樞紐,帶動在港註冊企業數量持續攀升。

香港擁有「一國兩制」及雙向門戶的優勢,加上特區政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令到營商吸引力有增無減。本地註冊公司及外來註冊公司分別為149.48萬間及1.55萬間,雙雙創歷史新高,兩者合計約151萬。

商會人士指出,美國發動的關稅戰令環球經濟更動盪,反觀中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吸引各地資金湧入,而香港作為外資進入內地市場的橋頭堡,也是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吸引力持續上升,各地企業不斷前來落戶。\大公報記者 李永青

公司註冊處昨日發表統計數字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為止,根據《公司條例》註冊的本地公司總數超過149.48萬間,比去年底淨增約3.4萬間。上半年新成立的本地公司總數約8.4萬間,較去年同期多26.3%。與此同時,共有761間外來公司在香港新設立營業地點,註冊非香港公司的總數升至逾1.55萬間。

營商效率升至全球第二

香港競爭力一直在國際間取得良好聲譽。瑞士洛桑早前發表《2025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在全球競爭力排名上升兩級至第三位,其中「政府效率」和「營商效率」都上升至全球第二,而在「稅務政策」和「商業法規」排名更是全球第一。世銀去年發表的營商環境成熟度排名,香港亦位列前十名內。

對於愈來愈多公司來港投資,香港紡織業聯會副會長劉培傑向《大公報》表示,美國發動關稅戰以來,令很多內地企業積極拓展美國以外市場,香港作為國家最開放的城市,又是國際金融、貿易及航運中心,加上香港是擁有全球最友善低稅制度的地方之一,且特區政府大力招商引資,很多內地企業選擇香港為走出去的首選之地,因此註冊公司增加,亦屬意料之事。

劉培傑分析指出,除了內地企業透過香港走出去,外資亦選中香港為進軍內地市場的橋頭堡,主因香港國際化程度高,且擁有大量既懂國際規則又了解內地營商文化的專業人才,故外資對港投資亦不斷增加。「環球經濟不穩,但中國仍保持平穩增長,各地外商爭相打入這個市場,精通中外文化的港商成為外資合作的不二之選。」

進出口業行業培訓委員會前主席許華傑向《大公報》表示,特區政府引進辦吸引了不少企業落戶香港,加上香港致力發展虛擬貨幣,令不少企業看好香港在相關產業的前景,因而吸引愈來愈多公司落戶。

港商﹕雙向門戶優勢獨特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向《大公報》表示,近年特區政府各項招商引資政策漸見成效,令香港營商環境愈來愈理想,吸引更多企業和人才來港發展,令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愈見重要。

特區政府積極便利營商和招商引資,今年上半年已先後優化兩項《公司條例》。第一項措施為4月17日生效的《2025年公司(修訂)條例》,讓香港成立的上市公司可以庫存方式持有和處置購回的股份,並推動本地上市和非上市公司以無紙化方式作出公司通訊。第二項措施為5月23日生效的公司遷冊制度,為非香港法團提供簡單並具成本效益的途徑遷冊來港,同時保留在法律上的法人團體身份,業務運作得以延續。

另外,公司註冊處數字顯示,有限合夥基金上半年新註冊的數目為116個,總數為1099個。新成立的開放式基金型公司為109間,總數為579間。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