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井水集/務實規管利發展

政府上周提出規管網約車平台的框架建議後,獲得廣泛肯定,各界市民亦積極提出完善建議。「規管」與「發展」一直是個複雜問題,期望一步到位徹底解決並不現實,以惠及市民為依歸,平衡各方利益,才能構建出一個最符合香港現實需要的多贏方案。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昨日表示,新政策不能開始起步時就「一步登天」,希望以有序、穩健的方式推動。的確,「白牌車」問題在香港存在十多年,背後牽涉數萬名網約車和的士司機的生計,也涉及香港點對點交通的產業結構,必須務實穩妥推進。而務實不代表保守,若一些條條框框設得太多,反會導致網約車失去原來的競爭力,令合法規管適得其反。

例如有網約車司機反映,未來續牌和購買保險的成本太高,也有業界團體憂慮兼職司機將被大舉淘汰。雖然目前本港有逾3萬名網約車司機,但當中很多其實是兼職,據Uber早前提交的文件顯示,49%的司機並非全職。

近年越來越多人加入網約車平台的主要原因,包括低門檻、工作時間自由等等,因此大幅提高經營成本,可能反會導致大量兼職司機離場。政府多次強調,規管網約車的主要目標是補充現時本港交通的運力,與的士並存互補。如果規管後市民反而更難叫車,恐非各界所願,而且規管措施亦應避免趨於與的士同質化。

其實內地開始規管網約車時,除了訂立一系列確保司機質素和乘客安全的要求外,也容許網約車平台可根據工作時長、服務頻次等特點,與司機簽訂彈性合同,讓兼職司機保持自由身,不影響本職工作,值得參考。

規管網約車是順應民意和時代需要的必然之舉,也是優化升級本港點對點交通質素的破局之舉。各界相信並期待,有關部門將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優化立法框架,並以此為契機提升香港的整體競爭力。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