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AI與創作❶/美科企用700萬盜版書訓練AI涉侵權

  圖:美國參議員霍利16日在聽證會上表示,許多科企未經授權獲取版權作品,以避免支付費用。\法新社

編者按

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創作生態,與此同時也帶來深刻挑戰。科企利用版權作品訓練AI,權利與歸屬如何界定?AI生成音樂熱潮不斷,技術突破所帶來的藝術價值衝突如何解決?在創作生態受到大規模影響的環境之下,出版商與科企之間的關係又何去何從?大公報在未來三期的AI與創作系列專題中,將聚焦AI與創作的交匯點,呈現技術洪流下創作領域的碰撞、博弈與共生,並探討其引發的關鍵議題。

科技企業使用大量版權作品訓練人工智能(AI)模型是否屬於合理使用,或是否構成侵權,已成為全球科企與出版商、內容創作者激烈交鋒的核心爭議。近期,美國法院宣判了科企Meta和Anthropic使用版權作品訓練旗下AI屬於「合理使用」,被認為是科企的一大勝利。不過,Anthropic涉下載逾700萬本盜版書訓練AI,侵犯作者版權,案件將於12月開庭審理。美媒估計,若依最高標準,賠償總額恐達7500億美元(約合5.9萬億港元)。\大公報記者 郭嘉 綜合報道

今年6月,美國聯邦法院先後判決人工智能(AI)初創企業Anthropic、美國知名科企Meta使用受版權法保護的作品訓練旗下AI模型,符合美國版權法中的「合理使用」原則。

「合理使用」這一原則是指在特定情況下,即使沒有得到版權所有者的許可,也可以在合理範圍內使用受版權保護的材料。合理使用不是一種可以主動主張的權利,而是在被指控侵犯版權時,可以作為一種抗辯理由。在Anthropic一案中,聯邦法官阿爾蘇普裁定,Anthropic在未經同意下,將作家安德里亞·巴茨、查爾斯·格雷伯和柯克·約翰遜的書籍用於訓練旗下Claude大型語言模型,屬於「合理使用」。

去年,這幾位作家對Anthropic提起訴訟,主張Anthropic在未經許可和補償的情況下,使用了他們作品的盜版版本,用於訓練Claude。Anthropic則辯護稱,企業「複製」了版權內容,但是創造出的AI模型並非是對版權內容的「黏貼」,而是具有「變革性」。

阿爾蘇普在判決中強調,Anthropic訓練Claude「目的不是為了超越、複製或取代它們──而是為了實現一個艱難的轉折,創造出一些截然不同的東西」,變相地承認了其行為具有「變革性」。因此,訓練過程本身,以及在此過程中產生的臨時複製,均被認定為合理使用。

Anthropic可能走向破產

不過,在Anthropic一案中,法官裁定,Anthropic從網絡的盜版書籍圖書館下載複製超過700萬本書,並儲存於一個「中央數據庫」的行為,侵犯作者版權。聯邦法官已下令於12月開庭審理,以裁定Anthropic侵權賠償金額。美媒估計,即使僅計入在美國註冊版權、約五分之二的書籍,每本書最低賠付750美元,也可能造成15億美元賠償;若依最高標準,賠償總額恐達7500億美元(約合5.9萬億港元)。

Anthropic的律師坦言,這樣的賠償金額將是「毀滅性」的。雖然沒有陪審團會判決那麼高的金額,但數十億美元的判決是完全可能的。若最終判賠金額超出承受能力,公司可能走向破產。

在Meta一案中,聯邦法官雖也判決Meta的使用行為屬於合理使用,但他同樣表示,自己是因為原告方未能提出有力論據,證明Meta行為足以對其作品的市場銷售構成負面影響,所以「別無選擇」判Meta勝訴,並不代表Meta的做法合法。

歐盟禁止科企使用盜版作品

針對判決結果,大多數作家仍無法接受。近期,70多名作家聯合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呼籲圖書出版商承諾限制使用AI工具,例如不發行由AI生成的書籍,不用AI為有聲讀物配音等。這封公開信還指出,作家們的創作成果被AI公司「竊取」,嚴重損害他們的利益。截至目前,已有逾千名作家簽字支持。

在AI版權爭議上,歐盟近期公布的最終版《通用人工智能行為準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出版方與作家。準則提出,科企必須提供用於訓練其AI模型的內容的詳細分類,包括受版權保護的作品。科企還將被禁止使用盜版作品訓練AI模型,且必須尊重版權所有者的要求,將受版權保護的作品排除在訓練數據之外。準則還特別提到,科企必須尊重出版商的訂閱模式,及其網站設置的付費牆。

不過,該行為準則仍是自願性的,簽署的科企需要遵守這一準則,違反準則的AI企業公司將被處以最高相當於其年銷售額3%的罰款。

(綜合報道)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