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維港觀瀾/政府協調機制運作成熟 應對突發事故「幫到手」\董光羽

  圖:土瓜灣益豐大廈停電後,當區民政處協調不同部門、區議員、關愛隊和機構義工等,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協助和支援。

土瓜灣益豐大廈日前因其私人鹹水管爆裂漏水,導致全部四座大廈800多戶停電,約2000人受影響。不同政府部門、當區區議員、關愛隊、負責搶修的電力公司及協助建立臨時電力系統的機構義工通力合作,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協助和支援。現屆政府上任三年,處理地區突發事故的協調機制實在愈見成熟,以實績令市民感受到政府的確「幫到手」!

官民群策群力「幫到手」

本屆政府在18區成立「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關愛隊),目的是凝聚社區資源和力量,支援政府地區工作和加強地區網絡。今次益豐大廈事件,九龍城民政處、當區區議員和關愛隊知悉事件後,馬上啟動支援機制。12隊關愛隊共約80名隊員和義工全力支援居民,包括安排居民入住臨時庇護中心,以及協助派發食水、乾糧等應急物資。這個「民政處+區議員+關愛隊」的機制在多次地區突發事件中溝通緊密、合作無間。區議員和關愛隊透過地區網絡,向居民廣發最新、最準確的資訊,好讓居民盡早知悉政府的最新安排,並承擔起分發應急物資和安慰受影響居民等工作,為居民排憂解難。

不同政府部門在事件中亦全力支援受影響的市民,並作出超前部署。大家可能並不為意,停電其實亦會影響大廈的水泵運作,影響供水。今次益豐事件發生初期,即使供水暫未受影響,民政處和水務署已早作聯繫和部署,及早調派水車及水箱到場,讓居民在供水系統受影響時可以獲得臨時食水供應。由於天氣炎熱,政府安排了三個臨時庇護中心,並聯絡附近兩間社區客廳徹夜開放讓居民休息。警方除了安排車輛接載有需要的居民到臨時庇護中心,亦派人手到大廈不同樓層巡邏,維持秩序及協助有需要的人。今次事件亦影響兩間安老院,社會福利署人員和關愛隊多次前往受影響的安老院,了解院友的需要;有關方面亦安排了臨時流動電力,維持安老院的基本需要。

今次益豐事件,亦突顯政府與不同機構在應對地區突發事件中的協調機制愈見成熟。九龍城民政處和區議員在停電後迅速協調機電署和中華電力,與大廈法團及管理公司商討恢復供電的方案。中國建築社區應急義工隊亦協助建立臨時電力系統,通過避開受損嚴重的電力設施,爭取早日恢復供電。經搶修後,涉事四座大廈的電力供應在7月28日凌晨三時許,即事發後約三十三小時大致恢復正常,較由大廈業主立案法團自行聘請的承建商估計快了至少三天。受影響的居民能夠盡快恢復正常生活,絕對是特區政府帶領下各方群策群力的成果。

政府應對機制愈見成熟

類似的地區突發事故,去年亦曾發生。2024年6月,黃大仙有電纜故障,引致區內多處停電,影響約2250名用戶。當區民政處在事故發生後,一直與電力公司保持緊密聯絡,向市民提供最新資訊,並開放兩個社區中心供受影響市民休息。多隊關愛隊即時出動,迅速於現場設立臨時資訊站,並逐家逐戶派發食物及食水,了解居民需要。不少獨居長者都表示幸好得到關愛隊上門關心,才令他們在漆黑中都能感到安心和放心。

另外,去年年底大嶼山一條地底食水管出現滲漏,令東涌市一帶食水供應受影響約十多個小時,影響約12萬居民。當晚除了水務署努力通宵搶修,以及派出水車及水缸於東涌臨時供水外,離島區民政處也在極短時間內統籌關愛隊、區議員等地區人士協助,通宵走遍各屋邨、鄉村,協調水車擺放位置;又守候於水車位置,協助市民取水;更幫助有需要的市民搬水上樓。

與以上的個案比較,今次益豐大廈事件不但涉及供水,亦涉及供電,更有安老院位於事涉樓宇,情況絕對是複雜得多!但不同政府部門、區議員和關愛隊在應對社區突發事故的合作機制運作得愈來愈純熟,盡快作出應對和部署,加上與其他機構協調得宜,將事件對居民生活的影響減到最低、將解決問題的時間縮到最短。政府固然沒有辦法徹底避免社區出現突發事故,但從現屆政府一次又一次的事故處理,全力為居民排憂解難,足見「民生無小事」對現屆政府而言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真正「記在心上」的施政座右銘。 時事評論員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