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訊】會計及財務匯報局(簡稱會財局)表示,去年在2631間香港上市公司之中,大約17%曾更換核數師,涉及約447間公司。會財局抽查當中16間,逾八成(13間)公司的審計費用均錄得下調,減幅中位數約20%至30%。
會財局查察部主管劉建汝表示,去年更換核數師的公司,大部分是與收費相關。審計費用的跌幅由單位數至最高大約40%不等,相信與總體經濟環境變差有關。
至於未來一年的抽查對象,她說將考慮一籃子因素,包括市場風險、審計項目自身因素、部分對市場變化較為敏感的行業(例如零售和餐飲),以及一些可能接觸虛擬資產領域的新興行業等。
審計費用由市場調節
對於會財局是否有方法防止審計費用出現惡性競爭,主席孫德基表示,香港是自由市場,審計費用是由核數師與公司雙方決定,相信市場會自行調節。會財局的關注重點,是審計質量和核數師獨立性有否受損。
孫德基補充說,香港IPO市場在最近半年熾熱,有望帶動核數師的收入有所回升。
另邊廂,會財局去年合共完成16宗調查,其中11宗涉及公眾利益實體(public interest entity,簡稱PIE)核數師,5宗涉及專業人士;當中14宗已轉交紀律處分部門研訊,以決定可能的處分行動。